翩翩旌旆壮游观,寄迹朱明臈意寒。
人在半空鸣玉佩,日从疏木照玄冠。
铁桥风过泉初急,丹灶霞深石未干。
忽问英州唐别驾,伫看驱轸上长安。

【注释】

振衣千仞:比喻高官厚禄,也指显贵的气派。

旌旆(jīng shuì):古代帝王出行所张的旗帜。这里泛指仪仗。

寄迹:寄身。朱明:太阳初升时。

玄冠:道士所戴的高顶帽子。这里指隐者所戴的帽子。

丹灶:道家炼丹的地方,这里借指隐居之处。霞深石未干:天将晚,但山色依旧鲜亮如故。

英州唐别驾:唐代的一个官职名,唐高宗时设为州、县长官的加衔。

驱轸上长安:驱车前往京城长安(今西安)。轸,车轮中空的部分。

【赏析】

此诗作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时汤显祖任礼部主事,正逢其仕途得意之时。诗人应汤显祖之邀,为汤显祖题写《紫箫词》,并作诗相赠。全诗以咏叹之笔,描绘了汤显祖在官场得志之际仍能保持清贫隐逸的节操。

首句“振衣千仞”即点明“为汤显祖题”。汤显祖曾因辞官回乡而自比为陶渊明,因此诗人以“陶公”来称呼他,称他为“汤公”,是对他既崇尚陶渊明的隐逸精神,又追求仕途成功的双关语。“旌旆”两句赞美汤显祖高官厚禄,同时也暗含着隐士的清高。“人在半空鸣玉佩”与王维《观猎》中“风急扬行云,胡儿射白雕”,“日出惊群鸟,直下辨陵峤”相类,都是用动态描写来表现景物之美;“人在半空鸣玉佩”与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初发台阁颠,夕息山水阴”,“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相类,也是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意境之美。“人在半空鸣玉佩”与王维《观猎》中“日出惊群鸟,直下辨陵峤”相类,都是用动态描写来表现景物之美;“日从疏木照玄冠”与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相类,也是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意境之美。

“铁桥风过泉初急,丹灶霞深石未干”两句写汤显祖隐地环境之美。前一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铁桥”写得好像有感情似的,好像它自己“风过泉初急”一样。后一句用拟物的修辞手法,把“丹灶”写的像人一样,好像它也“霞深石未干”一样。这样写,就把“铁桥”和“丹灶”都写得生动活泼了。

“忽问英州唐别驾,伫看驱轸上长安”两句,是说汤显祖在隐地生活久了,忽然间有人问他:“你是什么官啊?”汤显祖回答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隐士。”说完就准备驾车回长安去了。这两句写汤显祖隐逸生活,同时又写他在官场得意。

这首诗虽然只有六句话,但是写景、写人、叙事、议论都有。其中写景多于抒情和写人,写人主要是写汤显祖。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前四句写汤显祖隐地的环境之美。后四句写汤显祖隐逸生活的情趣。全诗结构紧凑,脉络分明。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中间穿插议论,使诗意更加完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