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从军建羽旄,凤楼西去接临洮。
三秋月照龙沙白,九日霜飞雁塞高。
夜夜孤鸾巢翡翠,年年战马迓蒲萄。
何人为扫燕然石,一曲铙歌指大刀。

注释与赏析

诗句释义:

  1. “十载从军建羽旄” - 指诗人在十年间随军征战,并建造了象征军队的旗帜。
  2. “凤楼西去接临洮” - 描述诗人所在部队前往西边的临洮地区。
  3. “三秋月照龙沙白” - 形容秋天月光照耀下的龙沙(可能指沙漠)一片洁白。
  4. “九日霜飞雁塞高” - 描述重阳节时霜降如飞,雁群向南迁徙至高高的塞外。
  5. “夜夜孤鸾巢翡翠” - 夜晚时孤独的鸾鸟栖息于翠绿的树枝上。
  6. “年年战马迓蒲萄” - 每年战马都会迎来葡萄成熟的时节。
  7. “何人为扫燕然石” - 询问谁人能扫除燕然山上的石头,暗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
  8. “一曲铙歌指大刀” - 用《铙歌》来比喻强大的武器,意指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或希望有人能扫清障碍。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边塞将士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首句”十载从军建羽旄” 描述了诗人十年间的从军生活和其成就——建起了象征军队的旗帜。这反映了诗人在军中的成长与贡献。
  • 第二句”凤楼西去接临洮” 展现了诗人所在的部队向西北方向前进,迎接新的边疆任务,可能是为了保卫国家的西部边境。
  • 第三句”三秋月照龙沙白” 捕捉了秋天特有的美丽景色,月光照耀下,龙沙(可能是沙漠)一片皎洁,给人以宁静而壮丽的感觉。
  • 第四句”九日霜飞雁塞高” 描绘了重阳节时天气的变化及雁群南迁的情景,增添了一种凄凉而又坚韧的氛围。
  • 第五句”夜夜孤鸾巢翡翠” 以“孤鸾”象征战士们的孤独与忠诚,而“翡翠”则代表了他们所栖居之地的美丽环境。
  • 第六句”年年战马迓蒲萄” 提到每年战马都迎来了葡萄成熟的季节,暗喻战士的辛勤付出也带来了丰硕成果。
  • 第七句”何人为扫燕然石” 诗人发出疑问,为何没有人能够清除那些阻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表达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
  • 最后一句”一曲铙歌指大刀” 借用《铙歌》来比喻强大的武器,象征着正义的力量将战胜一切邪恶势力,同时也寓意着希望有人能为国除害,为国家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结语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将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忠诚与牺牲精神。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