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商岭叟,晔晔紫云芝。
本为留侯出,翻令汉祖知。
羽仪聊可挹,矰缴竟安施。
回首故山寂,功成自此辞。
【注释】
- 冥冥:幽深的样子。
- 晔晔:光彩夺目的样子。
- 商岭叟:商山的隐士,传说中隐居在商山的人,因姓王而称王商,这里泛指隐者。
- 晔晔紫云芝:比喻隐者的品德高尚如紫云芝般高洁。
- 留侯出:指汉高祖刘邦(刘邦曾为布衣之交)。
- 翻令汉祖知:使汉高祖刘邦得知此事。
- 羽仪聊可挹:形容隐者的风采值得仰望。
- 矰缴竞安施:比喻隐士的才能和德行,如同射鸟用长绳,难以捕捉。
- 回首故山寂:表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更加浓烈。
- 功成自此辞:意味着功绩已达成,可以辞别隐遁。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一位隐者的赞颂来表达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首句“冥冥商岭叟”,以“冥冥”二字描绘了商岭叟的高洁品格和隐逸生活。商岭叟是古代传说中的高人隐士,他的品德高尚,生活清苦,远离世俗纷扰。这种品质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次句“晔晔紫云芝”,以紫云芝比喻商岭叟的品德,紫云芝是一种稀有的草药,象征着高洁和尊贵。这里用“晔晔”一词来形容紫云芝的光芒四射,既表现了其珍贵性,也体现了商岭叟的高尚品格。
第三句“本为留侯出”,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功臣张良。张良曾为刘邦的谋臣,后隐居于商山。这里的“留侯”是指张良,他因为辅佐刘邦建立汉朝而闻名于世。诗人通过将商岭叟与张良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张良那种不为功名所动、甘于清贫的高尚品德的赞赏。
第四句“翻令汉祖知”,意指张良虽然隐居商山,但他的智慧和谋略却让刘邦得以成功。这里的“汉祖”指的是刘邦,他正是因为张良的辅佐才得以成为一代帝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张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
第五句“羽仪聊可挹”,形象地描绘了商岭叟的风采,仿佛可以仰望到一般。这里的“羽仪”指的是羽毛装饰的衣服,象征着高贵和典雅。诗人通过对商岭叟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格的向往之情。
第六句“矰缴竟安施”,比喻隐士的才能和德行如同射鸟用长绳,难以捕捉。这里运用了成语“难逃法网”,意在说明隐者的才能和德行是无法被轻易掌握的,只能远远地仰望。这句表达了对隐者才德的赞叹和敬仰。
第七句“回首故山寂”,意指诗人离开故土时的心情。这里的“故山”指的是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寂”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人离开故乡时,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八句“功成自此辞”,意指诗人已经完成了功业,因此可以选择辞别隐居的生活。这里的“辞”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告别之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诗人选择辞别隐居生活,是因为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这首诗通过对商岭叟的描绘和对隐士才能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