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翱
槿树 白犬吠行人,西风杵臼新。 洗香澄宿水,曝发向秋邻。 野草依沟尽,宫花入帽频。 人家小门径,怜尔独相亲。 注释: 1. 白犬吠行人,西风杵臼新。 - “白犬”指的是白色的狗,“吠行人”意味着这只狗在吠叫,可能是因为看到了过往的行人。 - “西风”指的是来自西方的风,“杵臼新”可能意味着杵臼(一种用来捣碎东西的工具)是新的,因为西风的到来使得它显得格外新鲜。 2. 洗香澄宿水,曝发向秋邻。
【注释】 1. 蜀雨何人在:指谁在四川成都的雨中赏花。 2. 吴宫祇燕归:指燕子只知返回吴国的宫殿。 3. 烛消春粉尽:蜡烛燃尽春天的香粉,暗指时光流逝。 4. 抱花残青子:抱着凋零的花和未成熟的果实。 5. 鸟衔随处飞:鸟儿任意飞翔。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雨中观海棠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珍惜之情。 首句“风吹帘网动”,描绘了风雨中的环境,使诗人产生了惜花之情。接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徐先生(徐正节)的哀悼之情。诗中描绘了徐先生生前的生活和身后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下面是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凄凉携子女,冠佩赴重阴。 释义:我孤身一人带着子女,穿着官服前往阴暗的墓地。 注释:这里的“重阴”指的是墓地,而“冠佩”则是指官员的服饰。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参加葬礼时的心情。他独自一人,穿着官服,心情沉重
【注释】 悼:哀悼。南上人:指和尚。安禅处:打坐修炼的地方。白龙:指瀑布,相传是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绘的景象。 【赏析】 此诗写一位高僧在寺院中打坐时被雷声惊醒的情景。 第一句“翻红卷未终”,意谓和尚正在阅读佛经;第二句“闻打寂时钟”,意思是和尚听到寺庙里钟声大作。“翻”“闻”都是动作描写,表现了和尚的虔诚与专一。 第三句“尽说他身在”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返回蜀地时所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白发梦乡国,君归路不迷。(注释:头发斑白,但依然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你的归来之路不会迷失方向。)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即使年纪已长,对故土的眷恋却未曾减少。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归途安全和顺利的祝愿。 2. 洑槎秋见草,荒栈夜闻鸡。(注释:在湍急的河流上划船时,可以看见岸边的草。夜晚走在荒废的栈道上
忆梁礼部皋 闲庭芳桂丛,相忆曙云空。 文字能娱老,莓苔此兴同。 青山明月下,家口少微东。 岁晚西庄路,柴门语自工。 注释: 1. 闲庭芳桂丛:庭院中盛开的桂花丛。 2. 相忆曙云空:相互思念如同早晨的白云飘渺无踪。 3. 文字能娱老:文字能够带来乐趣,使人感到快乐。 4. 莓苔此兴同:与莓苔这种自然景象的兴起相似。 5. 家口少微东:家中人口较少,方向指向东方。 6. 岁晚西庄路:岁末时
【注释】 多年:指隐居多年,卖浆:以卖茶水为生。山房:山中的小屋。 扫菌侵花落:扫除落叶,使花草凋零。菌:菌类植物的统称,这里泛指落叶。 种松如草长:种上松树就像种上茅草那样容易。松树生长缓慢,故称松树为“小”,这里比喻松树生长迅速。 老期:老年期。 贫味:清苦的生活滋味。 樵猎:砍柴狩猎。樵:砍柴的人。 音书: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汪十隐居山林、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
注释: 南雁去来尽,音书不可凭。 南飞的大雁,一去不复返了,音信也无从得知。 应过蛮岭瘴,闻拊楚臣膺。 它应该会穿过瘴疠之地的蛮荒岭,听闻抚慰楚地大臣之身。 沧海沈秦璧,愁云起舜陵。 大海深处沉沦着秦国的和氏璧,愁云弥漫而起于舜帝陵墓。 可堪梦魂在,回首旧孤棱。 我不禁感慨万千,回首遥望那孤独的棱角。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南雁去来尽,音书不可凭”
注释: 月离孤嶂雨,寻梦下山川。 野冢埋鹦鹉,残碑哭杜鹃。 妓收中使客,民买内医田。 到此闻邻笛,离情重惘然。 译文: 月亮离开孤单的山岭,雨水洒落,我寻找梦境中的故乡。 野外的坟墓里埋藏着鹦鹉的尸体,破碎的石碑上刻着杜鹃的哀鸣。 妓女们收起了中使们的钱财,百姓们购买了内医的田地。 来到这里听到邻家的笛声,离别的情绪更加让人难以平静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兴言自古,使我速老。 - 释义:我开始思考,自古以来,让我这么快就衰老了。 - 注释:《续琴操哀江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兴言”意为开始思考或发问,“自古”指的是从古至今,“使我速老”则表达了作者因世事沧桑而感到自己迅速衰老的悲哀。 2. 麋鹿是游,姑苏荒草。 - 释义:就像麋鹿那样自由游走,姑苏城外却长满了荒芜的野草。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