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翱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解答此类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给必要的词语加上注释”等,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填写。如第一句中的“建业水”就是关键词;第二句的“秋风动扬子”是关键词;第三句的“苍鹘起”是关键词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闲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 - “闲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庭院环境,“生柏影”意味着柏树的影子在庭院中清晰可见,增添了一丝静谧的氛围。而“荇藻交行路”,暗示着水面上荇和藻类的交错生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荇藻”指的是水草植物,它们在水中的生长形态给人以自然之美的享受。 - 忽忽如有人,起视不见处。 - “忽忽”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不寻常的、突然的感觉或动作
观水 积阴生壑雨,野水学江流。 对屋见灯火,相望南渡头。 浮槎到高树,白鼋起沧洲。 变怪若不测,神功安能尤。 稍退见涯涘,及来痕沫收。 崩畴出白石,隐隐如博投。 水杨洗荒根,素发生古愁。 见此倏若化,故流还胶舟。 荒源不可诘,欲尽山云求。 译文: 在积阴的天气里,山谷中生出暴雨,荒野中的水流像江河一样流淌。 对面的房屋中,可以看到闪烁的灯光,那是人们向南渡河的地方。 一只木筏飘到了高高的树木上
虞美人草词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创作 虞美人草,又名鸡冠花,以其叶两两相对且能唱《虞美人曲》而著称。在南宋时期,虞美人草不仅被用于装饰,更具有特殊寓意,象征着忠诚与爱情,常被用于表达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虞美人草词》由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创作,上片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项羽与虞美人生前的故事,下片则借咏虞美人草来映带虞姬事,表达了作者对于壮志未酬的遗憾和生命的感慨。 诗词翻译:
落梅词 北风花糁枝,春风花糁衣。 青鸟梦中见,畏来花下飞。 岂是得春迟,因缘别春早。 夜湿灞陵苔,半在古驰道。 入瓦雪冥冥,离树香草草。 那无返魂术,不忍见春老。 译文: 北风中的梅花如细沙般洒落在枝头,春风中梅花也如细沙洒落在我的衣上。梦中见到的青鸟,总是害怕飞到盛开的花朵下。难道是因为春天来得晚吗?还是因为缘分使得春天早早地来临?夜晚湿润了灞陵的苔藓,一半落在了古代的驰道上
答烟萝隐者 月落烟雾动,遥知夜不眠。 紫苔生水底,白发坐岩前。 野鹤下窥影,山人疑问年。 微吟度小劫,劳赠远游篇。 1. 诗句释义与分析 - 月落烟雾动,遥知夜不眠: - 月落烟雾动:描述月亮落下后,烟雾随之飘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景象,让人产生遐想。 - 遥知夜不眠:通过“遥知”表达诗人对对方深夜未眠的感知,进一步突出了对方的孤独和沉思。 - 紫苔生水底,白发坐岩前: -
桂花引 风生河汉吹鸣珰,桂宫神斧伐远扬。 西游真人得奇曲,九门不锁天雨霜。 人间青烟湿尘鞚,药臼嵯峨压天梦。 注释: - 风生河汉吹鸣珰:风声在银河中吹响了玉珰的声音。 - 桂宫神斧伐远扬:形容桂花的香气如同神斧般挥舞开来,香气弥漫到远方。 - 西游真人得奇曲:形容仙人西游,得到了美妙的歌曲。 - 九门不锁天雨霜:形容天空中有如仙境一般的景色。 - 人间青烟湿尘鞚:形容人间烟火气息浓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二》。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plaintext 雪度 千山万山雪崔嵬,欲流不流水洄洄。 蛰熊出穴戍草短,客行心急梦归来。 南园桑柘未生叶,南溪渡头不可涉, 朝种木兰拔为楫。 ``` 译文: 大雪覆盖了千山万岭,山峰白雪皑皑,如同一座座银白色的塔楼。江水在雪中缓缓流淌,但并不想流走,而是绕着山谷打了一个回旋。冬眠的熊从洞穴中出来
诗句解析 1 邳州哭(Pí Zhōu Kū): “邳州”是地名,位于中国江苏省。“哭”表达了一种悲痛的情感。 2. 井水竭:表示情感的深沉,如同干涸的井水一般。 3. 去年哭母瘴海热(Qù nián kū mǔ zhàn hǎi rè): “瘴海”指南方多热带气候的地区,湿热难耐。“去年”表明时间是过去一年。“哭母”说明是因为母亲的去世而感到哀伤。 4. 今年此日来邳州(Jīn nián c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山厨压炊烟,野雨起薄莫。” - 注释:山中的厨房冒着炊烟,野外的细雨刚刚来临。 - 译文:在山林中,厨房冒出了袅袅炊烟;细雨刚刚降落,带来一丝凉意。 2. “孤客卧空床,不识门前路。” - 注释:我独自一人躺在空旷的床上,不知道如何回家。 - 译文:孤独的旅者躺在床上,却不知道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3. “回风已若休,入壑忽如赴。”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