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绮
【注释】 赋得送秋兼送客送友沂还广陵 其二 我已经悲叹了秋天的到来,秋天的回归又将如何? 寒云飘荡在山涧峡谷间,斜阳照耀着老藤萝。 我的志向并非沉溺酒色,人生正需要肩负戈矛。 希望用风雪的精神,来料理渔夫的蓑衣。 【赏析】 “我已悲秋矣”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来临的感慨,感叹自己已经无法承受秋天的到来。“秋归更若何”,这句诗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他无法接受秋天的回归
【注释】 淮水从来胜,龙门此暂延:淮水历来就很好,但龙门的美景暂时被延绵了。 绣丝新漂母,青桂老游仙:新买的丝绸衣服像漂洗过的一样洁白,桂花树像年迈的仙人一般苍劲。 吊古千秋泪,相思五噫篇:吊唁古人的泪水洒落千载,思念亲人的哀怨流传千古。 河梁差足慰,联句有金钿。 【赏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诗人把朋友比作“龙门”中的仙人,以“龙门”为背景来衬托出友人的高雅气质
【解析】 此诗前四句为对仗句,后四句为散文化。第一联,“紫极当天纬”中的“紫极”,指帝王所居之天,是封建社会里最高统治者的象征;“当天纬”,谓天子在天有如天上的北极星一样高悬,统率天下。第二联,“黄扉近外朝”中的“黄扉”,指皇帝居住之处的宫门上涂有黄色,因色近黄金;“近外朝”,指皇帝常出入于内宫与外朝之间;这两句写皇帝在皇宫中活动频繁。第三联,“两窗分日月”中的“双窗”,指左右两边的窗户
【解析】 题干是“秋江”,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从题目看,此诗应为咏秋景之作,但全诗无一句正面描写秋天景物,只写了秋风、秋水、枫叶、蘋花、天容等物象。全诗写景,却不见人;写物,却不说物,诗人以情驭景,以意传神,使所写之景,都染上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答案】 译文: 阵阵寒风吹过千年往事,江水悠悠地流淌着。 枫叶被风吹得多么急骤啊!蘋花冷清而自由自在地飘荡。 天幕上吴地广阔无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结合诗句的意思和上下文的内容来分析。“日月成何事,元冥改素商。”意思是:日月运行有什么意义?玄冥之气改变商音,万物凋零,草木不荣。“元”即玄,“冥”为地神。诗人以问天,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情怀。“园林添冷落,道路一苍茫。”意思是:园林景色更加萧条冷清,道路两旁一片苍茫迷离。“雁失吴天信,蝉轻楚客裳。”意思是:大雁失去了往日的信物——南飞的方向
秋霜 青女司时令,严威渐次侵。 雁寒归国信,虫急到床音。 薄曙愁相见,微阴误至今。 布衾眠不稳,惨惨向晨心。 注释: 1. 青女: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名,主掌冬季,与霜雪有关。 2. 时令:指季节变化。 3. 严威渐次侵:形容天气逐渐变得寒冷。 4. 雁寒归国信:比喻秋天来临,大雁开始向南飞回自己的故乡。 5. 虫急到床音:描述虫子急促地活动声,暗示天气变冷。 6. 薄曙:清晨的曙光。 7.
秋光随野阔,霭霭见孤村。 新秫齐登垄,晴溪各到门。 青天高雁隼,黄叶散鸡豚。 荷蓧逢邻叟,相携老瓦盆。 译文: 秋天的阳光随着田野的辽阔,隐约可见孤独的村落。 新收获的玉米一齐登上田垄,清澈的溪流各自流到家门。 高空中的大雁和隼,黄色的树叶飘零散落在鸡和猪的身上。 荷花旁边遇见了邻居的老者,他手牵着破旧的瓦盆与我相伴。 赏析: 这首《秋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乡村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
【译文】 我这个人,抱着一把抱䣛,却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用着它来寄托自己的志向,保全生命也许就在于痴痴地做着。 天高云淡,井字无影,白云飘老,石门诗成。 相见长松下,孤怀不自持。 注释: 1. 抱䣛:抱琴。 2. 天高眢井字:意指天空空旷得好像一个没有水的井。眢(yíng)井,空无的井。 3. 云老石门诗:意指天空中白云苍狗,仿佛在写石门诗。 赏析: 这首诗是赠给稼公的。诗人以“抱䣛”寄寓怀抱
【解析】 “灯穗摇深碧”,是说秋夜灯光下,灯火摇曳,映出深碧一片;“荧荧向晚阴”,是说灯光映照在傍晚的树荫中,显得格外幽静。两句写景,写出了秋天夜景的清冷、幽寂,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三、四句“似将孤客影,照入壮夫心”,“孤”字写出作者内心的孤苦凄凉,“壮夫心”则表现出作者豪迈、豁达的性格。诗人以“孤客”和“壮夫”相对比,表现自己的孤独,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豪情。 五、六句写灯焰如吐金
注释: - 秋卉如春卉:秋日的植物就像春天一样繁茂。 - 秋将半已开:秋天快要过半的时候,花儿已经盛开了。 - 小香笼蟋蟀:形容蟋蟀声音如同小笼子一般,声音微小而精致。 - 疏影立莓苔:在莓苔上,疏落的影子静静地站着。 - 泪似相思种:眼泪像思念的人种下的种子一样,默默等待着结果。 - 看因欲睡来:因为想要睡觉,所以抬头看着月亮发呆。 - 凭阑怜少妇:站在栏杆旁怜悯着年轻的女子。 - 芳砌几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