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绮
秋窗 三径乾坤在,萧萧此闭门。 摊书横菊影,洗砚入蕉痕。 白袷吟方健,青山梦自温。 疏棂曾不掩,一半夕阳昏。 注释: 1. 三径乾坤在:指代家中的三条小路(通往书房、花园和后院的道路)。 2. 萧萧此闭门:形容秋天的寂静,门被关上了,只有秋风声在窗外吹动。 3. 摊书横菊影,洗砚入蕉痕:形容读书写字时,书页和笔尖与菊花影子相交的情景,以及用砚台洗笔时,笔迹渗入墨色如同蕉叶上的纹理一样。 4.
注释: 秋江:秋天的江水。 凉风千古恨,江水日悠悠。——秋风拂过,带来无尽的哀愁,江水静静地流淌。 枫叶吹何急,蘋花冷自由。——秋风扫过,枫叶飘落得如此急促,而蘋花却依然保持自己的冷静和自由。 天容吴地阔,山入楚云浮。——天空的辽阔,仿佛无边无际;远处的山峰,仿佛进入了楚国的云端。 击节谁堪想,中流有豫州。——面对这壮丽的自然景色,谁能不心生感慨呢?在中流,竟然有豫州的风采! 赏析:
注释: 1. 泊燕子矶:停船在燕子矶。燕子矶,位于长江北岸,风景秀丽,有“天下江山第一矶”之美誉。 2. 归棹临江渚:回到船上停在江边的小洲上。归棹,指归来的船只。江渚,指江中的小岛或岸边的沙洲。 3. 维舟就古矶:把船系在古老的矶石上。维舟,指系船。古矶,指古老的岩石。 4. 沙痕环白舫:白帆映衬下,沙滩上的足迹如同一条条白色的带子环绕着帆船。沙痕,指沙滩上的足迹。白舫,指白色的帆船。 5.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赏析与理解能力。赏析诗歌,首先必须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以及艺术技巧等。然后要结合诗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从多角度、多层面展开议论。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主要是指感受和评价作品中的语言表达的技巧、风格、形象、色彩、音韵等方面的美学特点的能力。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作品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四方面是鉴赏诗歌的基本内容。鉴赏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从题材入手
秋圃 凄凄时已及,除架爱晨兴。 天老匏瓜种,霜轻扁豆藤。 土风宜九月,吾道在东陵。 抱瓮诚闲事,劳生愧未能。 注释: 1. 凄凉的季节已经到来,我喜爱清晨起床开始劳作。 2. 天公的恩赐是葫芦的种子,霜降之后扁豆也长得茂盛。 3. 本地气候适宜种植蔬菜瓜果,我的修身立命之道就在东边的陵地上。 4. 怀抱一瓮之水自给自足,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夸耀之事。 5. 我勤劳工作却感到惭愧
诗的解析: 第一句:“且住无多日,翩翩舞素晖。” - 注释: 这句表达了燕子短暂的停留和其优雅的舞蹈。"且住"意味着暂时停留或暂时居住。"无多日"强调了时间的短暂。"翩翩舞"描绘了燕子轻盈的飞行状态,而"素晖"则指代初升的阳光,象征希望和新生。 - 赏析: 通过燕子在清晨的柔和阳光中起舞的画面,诗人传达出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第二句:“祗缘时序改,宁是羽毛稀。” - 注释:
诗句解释 1 杨柳如名士:这句诗通过比喻,将柳树比作有名士风度的人物。 2. 逢秋早自伤:秋天到来时,柳树早早地感到悲伤。 3. 初霜情袅娜:初秋的霜降时,柳枝显得柔美而哀愁。 4. 斜日影郎当:夕阳斜照在柳枝上,形成美丽的光影。 5. 眉眼分明甚:形容柳枝的轮廓分明,十分清晰。 6. 心丝断续长:这里可能是用“心丝”来比喻柳条的细长和柔软,表示柳条随风摇曳,形态各异。 7. 谁能怜岁暮
【注释】 1.真江晓发:真江,指长江。晓发,清晨出发。 2.远岸闻人语:岸边远远传来人说话的声音。 3.鸣榔复戒行:打鱼的人敲着船舷,告诫人们不要在河里捕鱼。 4.帆开栖雁路:船帆高张,仿佛是大雁栖宿的路径。 5.船出打钟声:船上的船夫打着更鼓,催促渔民们出海。 6.白月前林小:月亮升起,照亮了树林里的小道。 7.青山昨夜晴:昨晚的山林晴朗,景色宜人。 8.沉沙何处问:何处寻找被泥沙掩埋的宝物?
【注释】 ①蛩:蟋蟀。 ②易:容易。 ③此虫非自鸣:这种小虫并不是自己叫出来的。 ④孤馆:指荒凉的客舍。 ⑤战场声:比喻凄凉悲惨的声音,这里指战争、征伐之声。 ⑥百草霜何苦:百草被霜打,好像有什么苦衷似的。 ⑦平:同“凭”,倚着。 ⑧机杼畔:织布机旁边。 ⑨悄觉:不知不觉地感到。 【赏析】 这是一首托寓诗人对乱世的感慨与忧虑的诗。全诗以蟋蟀自鸣为线索,写秋夜的凄凉和征人的哀怨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以及手法的综合把握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诗句进行赏析即可。本题要求考生逐句解释诗句并给出注释,同时注意分析诗中运用的典故,最后赏析全诗的艺术特色。 “偕芝麓先生友沂髯孙饮祖将军园亭”一句,从题目可知是与王羲之同游,故诗中应体现其与王羲之的关系,“偕芝麓先生友”指王羲之,所以此处应填: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