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芳
【注解】 节重天王使,情亲帝子家。--节:使者的符节;天王,辽国皇帝的尊号。天子之使,与帝王宗亲之家有异,故云“情亲帝子家”。 云霄三殿诏,波浪九江槎。--云霄三殿:指辽主所居之宫殿。《汉书.苏武传》载,武帝时苏武使匈奴,被拘留十九年,方得归汉,后以“云霄三殿”喻其归国之荣。九江:指长江流经江西境内,故以九江代指江西。槎(chá查):木筏。 庾亮楼前月,湘娥庙里花。--庾亮:即庾翼,晋朝名臣
诗句释义 1 仙源溯尽水西头:“仙源”可能暗指一种超自然的境界或源头,“溯尽”意味着探索至尽头。整个短语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某个神秘地点的探求或向往。在字面上,这描述了一条水流经过西边尽头的地方,暗示了目的地或终点的存在。 2. 欲采汀花赋远游: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采集岸边的花朵来表达自己的旅行愿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追求。这里的“汀花”可能指的是水中的花朵,而通过采摘它们
【注释】 北征:指北征匈奴。还朝:返回长安。 凯歌:胜利的战歌,即凯旋之歌。三首:指诗有三章。 上卿:官名,指主簿。榼(kē):古代盛酒器。这里代指酒杯。 贰卿:副职官员。持:拿着。 主将:主帅。开筵:摆宴。 燕京:指北京。双琥珀:指琥珀色的酒。 天颜:皇帝的面容。如醉:好像醉了一样。 映花枝:映照在花枝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写的是唐代诗人高适在北征途中,得胜归来,回到长安
诗句解析: 1. 海畔青山山上城 - 描述一座位于海滨的青山,其山顶是城市。 2. 野桥村巷接昆明 - 这是一条连接着野外桥梁和村庄小巷的道路,直通到美丽的昆明。 3. 峰开林木千章秀 - 描述山峰中树木繁茂,景色秀丽。 4. 水抱沙田十顷平 - 描述水域环绕的沙质农田广阔平坦。 5. 蛮井夜深人未定 - 描绘夜晚时分,偏僻地方的人们还未入睡。 6. 炎洲霜后瘴还生 - 描述炎热的岛屿上
【注释】 北征:北方的征战,这里指代边塞之役。 胡儿:对胡人的称呼。 属车:皇帝出行时所乘的车驾。 圣主:英明的帝王。 西巡:帝王巡视。 秋复春:一年四季的循环。 毳幕:用毡毛等物制成的帐幕。 酣战苦:酣战即酣畅淋漓地战斗,苦即苦战。 六宵:古代将夜晚分为五个时段,每段称为一个宵,共六个宵,故称六宵。 金甲:指战士身上的铠甲。 身:身上。 赏析: 《北征还朝凯歌三首》
【赏析】 这是咏颂唐玄宗李隆基的诗。 国力强盛,天下太平,皇帝英明,百姓安居乐业。但诗人并未因此满足,而是积极入朝,希望建功立业,为国出力。这首诗就是他北征胜利后返回朝廷时所唱的凯歌。《通典》卷一九六载:开元二十四年(736)十月,“突厥犯塞”,诏命郭子仪、王忠嗣率兵北讨。次年三月,“收两京,夷其城”。四月,回纥与吐蕃等四节度合军击走突骑施可汗牙帐于双河之阳。五月,又大破拔悉蜜等诸部于碎叶川
节重天王使,情亲帝子家。 云霄三殿诏,波浪九江槎。 庾亮楼前月,湘娥庙里花。 金樽高宴罢,须拟吊长沙。
胡儿谁犯属车尘,圣主西巡秋复春。 毳幕欲知酣战苦,六宵金甲未离身。
仙源溯尽水西头,欲采汀花赋远游。 岩径曲盘千嶂入,野桥斜度一溪流。 明星拥旆连宵发,暗雨回车信宿留。 望断遥空征雁没,片云何处是江州
海畔青山山上城,野桥村巷接昆明。 峰开林木千章秀,水抱沙田十顷平。 蛮井夜深人未定,炎洲霜后瘴还生。 飘飘万里西南路,莫采芙蓉怆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