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颙
诗句原文: 拥被酸吟雪未晴,拾樵路断闭松扃。 相如病渴谁来管,自整冲寒贳酒瓶。 注释解释: - 拥被酸吟雪未晴:抱着被子(可能指用被子保暖)在冷清的雪天里吟诵诗句,但天色仍然阴沉不明。 - 拾樵路断闭松扃:拾柴的路上道路被封锁了,无法通行。“扃”是古代的一种门闩或锁具。 - 相如病渴谁来管:这里提到的相如可能指的是汉代的司马相如,他因病需要水喝却无人问津。 - 自整冲寒贳酒瓶
松径云深 ```plaintext 松径云深, 数片和烟裹石苔,空林长惹鹤猿猜。 天风吹度长松下,僮子殷勤扫不开。 ``` 译文: 松树间的道路深处, 几片云被风吹散,包裹着石上的苔藓, 空荡的树林里常常有鹤猿猜测。 天空中的风吹过长松, 小童却总是无法打扫它,扫不走。 注释: 1. 松径云深 - 指松树之间的小路,因云雾弥漫显得深邃。 2. 数片和烟裹石苔 - 形容云雾缭绕
月色波光共一溪,水天上下漾玻璃。 孤舟蓑笠清如许,何必山阴访戴逵。 注释:月色和波光在水面交相辉映,如同一条清澈的溪流,仿佛整个水天之间的景色都像是一块透明的玻璃。独自乘坐小船,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这景象显得如此清新宁静,我不禁自问,为什么要去山阴(地名)寻找戴逵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仲冬夜晚乘船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幕下月光与波光交织的美丽景色
枯木寒鸦 老树经霜带夕晖,十围横跨小桥西。 群鸦不怕云巢冷,夜夜黄昏来上啼。 注释:老树下的树干被霜打过,显得十分苍老,周围有一片夕阳的余晖。这棵大树横穿在小桥西面,显得特别壮观。群鸦不畏寒冷,依然敢于栖息在寒冷的云巢中。每到夜晚,它们就纷纷飞来,在黄昏时分鸣叫。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里的景象。首句通过“经霜”和“带夕晖”,展现了树木在冬季受到霜冻和阳光照射的美丽画面
梅梢月落 斗转参横午漏迟,一轮寒魄堕南枝。 注释:斗转星移,时间已到正午时分,但夜漏迟迟未尽,明亮的月亮已经从天边滑落到了树梢。寒月的余晖洒在南方的树枝上,仿佛一颗颗坠落的寒冰。 玉箫吹彻青霜冷,正是诗人梦破时。 注释:玉箫的声音穿透了寒冷的秋霜,打破了诗人的梦境。这里的“梦破”意味着诗人的心境或情感经历了某种变化或转折。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仲冬夜晚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通过斗转参横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其十二)霜晨觅句 霜月凌凌独凭阑,推敲未定怯衣单。 眼前佳句无人识,诗比梅花瘦一般。 注释: - 霜月凌凌:形容霜月的清冷,凌凌表示寒冷而明亮。 - 独凭阑:独自靠着栏杆。 - 推敲未定:反复琢磨,难以确定。 - 怯衣单:害怕衣服单薄。 - 眼前佳句:眼前的美好诗句。 - 无人识:没有被理解或赏识的人知道。 - 诗比梅花瘦一般:比喻诗比梅花还要瘦弱,更显清瘦。瘦一般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其一)》是元代诗人叶颙的一首五言诗,描绘了冬日夜晚的景象与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枯枝旋拾带冰烧:描述的是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中,看到枯枝上挂着晶莹的冰块,随手捡起来点燃取暖的情景。这里的“枯枝”和“带冰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突出了冬夜的严寒,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2. 雪水茶香滚夜涛:描绘了诗人用雪水烹煮茶叶的场景
诗句解释: 1. 梅屋弹琴 - 描述一个人在梅花树旁用琴弹奏。 2. 琴张瓯茗伴炉薰 - 描述了一幅画面,有人在弹奏古筝的同时,喝茶,享受炉火的熏香。 3. 三弄梅花月下庭 - 形容演奏的音乐和场景,是在月光下庭院中弹奏梅花曲的情景。 4. 香影孤高 - 形容梅花的影子显得孤独高远。 5. 空阶谁许鹤来听 - 描述一个情景,可能是某个人邀请了一只鹤来到空寂的台阶上听音乐。 译文: 冬日仲夜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其四)月岭猿啼 树头清啸两三声,纸帐梅花睡欲成。 唤醒冷泉亭上梦,岭云飞动月初明。 解析: 1. 诗句释义: - "树头清啸两三声":描绘了一幅夜晚寂静的山林画面,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似乎在低声吟唱。这声音清脆悦耳,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纸帐梅花睡欲成":这里的“纸帐”是指简陋的帐篷,用来比喻诗人身处的简陋环境。而“梅花”则代表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
诗句释义 1 销金帐暖酒盈觞:“销金”一词在此处可能表示装饰华丽,而“帐”指的是帐篷或帐子。整个词语组合传达出一种奢华和温暖的场景:在一个装饰华丽的帐篷中,暖洋洋的酒盈满了酒杯。这里的“暖”强调了环境的舒适,而“盈觞”则描绘出满满的酒杯状态,显示出丰盛的准备。 2. 醒后依前世虑长:“醒后”指的是醒来之后的状态。这里的“依”可以理解为延续、保持或依赖的意思。整句话可能是说在饮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