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颙
丙申大旱呈时官二首 自夏经秋百日晴,更兼无处不戈兵。千畴万亩乾枯尽,留得衰荷听雨声。 注释:从夏天开始到秋天结束,连续一百天都是晴天,更加糟糕的是,到处都是战争。田野里的庄稼全都枯萎了,只剩下枯萎的荷叶在雨中发出声音。 译文:从夏天开始到秋天结束,连续一百天都是晴天,更加糟糕的是,到处都是战争。田野里的庄稼全都枯萎了,只剩下枯萎的荷叶在雨中发出声音。 赏析
霜天晓角 耿耿星河曙欲流,角声悲壮起层楼。 满江明月青霜重,人与梅花一样愁。 注释: 耿耿:明亮的样子。 星河:银河。 曙欲流:天色将亮未亮。 角声:古代战争中的号角声。 悲壮:哀伤、悲壮。 层楼:高楼或指战乱之地。 青霜:青色的霜。 人与梅花一样愁:形容人因战乱而感到忧愁,就像梅花在寒冷中绽放。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战争景象和人民生活困苦的词,通过描绘星河、角声
春日午窗睡起 注释: - 春日:春天的日子。 - 午窗:中午的窗户。 - 睡起:醒来。 译文: 在春风拂面的午后,我慵懒地倚窗而眠。阳光斜照,花影摇曳,随着时间推移,窗外的景色也发生了变化。风轻轻摇晃松树,其阴影落在了研墨池中。这时,鸟儿不再鸣叫,整个午后都显得格外宁静。当午窗里的清梦即将消散时,我悠然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日午后,慵懒地靠在窗边入睡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岩前夜坐”:在山洞前坐着。岩,岩石;坐,动词。译文为在山石前坐着。 “修径白云幽”,修径:小路。白云:比喻松树。幽:幽静。译文为小路上白云悠悠一片幽静。 “山空明月秋”,空:空空落落。秋:秋天。译文为山空空的,月光清冷的秋夜。 “长松高百尺,明月袭衣裘”。长松:高大松树。袭:覆盖。译文为高大的松树高有百尺,皎洁的月亮照耀着松树,好像披上了一件外衣。 【答案】
冬夜闻笛出入韵 午夜谁将玉笛吹,白云满地湿难飞。 惊回一枕春风梦,月上花梢最好枝。 注释: 1. 午夜谁将玉笛吹:在深夜的时候,是谁用玉笛的声音在吹奏? 2. 白云满地湿难飞:地上的白云因雨水而变得湿润,难以飘动。 3. 惊回一枕春风梦:被笛声惊醒后,做了一晚上的春梦。 4. 月上花梢最好枝:月亮升到花朵的梢头,最是美丽的时刻。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冬日夜晚听到笛声
【注释】 梦游金盆峰:指梦中游览金盆山。金盆山,在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爱山如猿猱(yuán náo):喜爱山峰如同喜爱猿猴的敏捷矫捷。猿猱,一种灵巧的小动物,善于攀援和跳跃。清啸卧云石:在云雾缭绕的石头上静悄悄地高歌长啸。清啸,声音清脆悦耳;清啸卧云石,形容歌声悠扬动听。见《世说新语·言语》:“谢公闻桓宣武语鬼,曰:‘无复此世人,何用历兹时事!’” 山云入梦来:山上的云雾飘荡进入梦境之中。入梦来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关赏析: 诗句释义 1. 有怀金芙蓉,经年未能去: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金芙蓉(可能指的是山中的某种美丽景色或植物)的深深怀念,这种情感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却始终无法离开。 2. 青山入梦魂,白云生杖屦:描述了青山如同朋友一样进入梦中,而白云则仿佛是行走时穿着的鞋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自然景观图,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译文 梦中游览金盆峰
诗句翻译: 憔悴两娥颦,春山锁恨深。 东邻正尝胆,西子谩扪心。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西施的画像,表达了诗人对于美人悲剧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对历史沧桑的深刻反思。诗中的“颦”字不仅形容了西施蹙眉的神情,还隐含了她内心的愁苦与无奈;而“锁恨深”则形象地展现了西施被囚禁于宫中时所承受的巨大痛苦。 叶颙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西施的形象更加鲜活且富有层次感。他通过“东邻正尝胆
【注释】 1. 疏斋:指诗人的书房。晚步:傍晚时分散步。 2. 荷老:荷叶老了,形容荷花凋零。擎:托着。 3. 水清:指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偏见:偏心眼儿,不全面看待。 4. 青玉觜(zi):形容鱼嘴像青色玉石一样。 5. 一饱:一次吃饱。更何如:怎么比得上……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书房中傍晚散步时所见之景。首句写荷花凋零,次句写池塘中的水是那么地清澈,最后一句写鱼儿吃不饱
【注释】 1)草堂:诗人杜甫曾于成都浣花溪畔筑有草堂,故称。归来:指诗人被贬官后返回草堂居住。图二首:此诗为作者在成都草堂所作两首诗。 2)闾:古代里巷的门;也泛指里巷。 3)山空:指夕阳西下,天色渐暗。夕晖:夕阳的余晖。 4)仿佛:好像。 5)游子:离家在外的人。归: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成都草堂所作两首诗中的一首。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白发满头,倚着里巷的门(即闾),看到山色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