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颙
棠梨睡起娇啼粉,桃杏香浓浅抹脂。 自是从来肌骨好,春风宁为一花私。 满盛煮茗春波月,旋汲浇花石涧泉。 客至不妨频劝酒,醉开白眼看青天。 春风绿尽江南草,夜雨红销树底花。 独立斜阳多少恨,长空卷散暮天霞。 注释: - 海棠梨花在晨曦中醒来时,花瓣娇嫩如初啼的婴儿。花朵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如同浅施脂粉般细腻。 - 海棠的天生丽质,自有其内在的美丽和吸引力。然而,春天的魅力并不仅限于一朵花
``` 采药云边去,倦后扶筇花下归。 几度吹箫陪好月,数番横笛送斜晖。 --- 诗句释义 : - “闲中采药云边去”:描绘了一个人利用空闲时间去采集药材,地点可能是山中的云边。这里的“闲中”暗示着一种宁静的状态,而“采药”则增添了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意境。 - “倦后扶筇花下归”:表达了在采药之后感到疲倦,于是扶着手杖在花丛中慢慢走回家的情景。“扶筇”形象地描述了使用手杖的行动
注释: 春风绿尽江南草,夜雨红销树底花。 春风将江南的草地绿得一干二净,夜晚的雨水又将树上的花染得通红。 独立斜阳多少恨,长空卷散暮天霞。 我独自站在斜阳下,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仿佛天空中的晚霞都被卷散了一般。 赏析: 这首诗以“用前韵序山家幽寂之趣呈前人十首”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画卷。诗人通过对春风、夜雨、晚霞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蜂蝶渐慵春渐老,诗辞频和酒频斟。 注释: - 蜂蝶渐慵春渐老:蜜蜂蝴蝶渐渐慵懒,春天也渐渐老去。 - 诗辞频和酒频斟:诗歌和美酒频频吟咏。 - 年来深识山中趣:近年来深深地懂得山中的趣味。 - 老去全无世上心:老了之后完全失去了人世间的杂念。 译文: 蜜蜂和蝴蝶都变得慵懒,春天也在慢慢变老。我频繁地吟诵诗歌和品尝美酒。 这些年我一直深深体会着山中的趣味,随着年岁增长
【注释】 抠(kōu):擦拭。 云石:山间高耸的石崖。 漱:洗。 见月:看见月亮。 无梦去朝天:没有做梦就去朝拜上天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山居生活情趣的七律。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用“稳坐”和“闲听”两个动词,描绘出了一幅悠然自得的山居生活图景,而“夜半有时长见月”一句又使这幅图画充满了诗意,使人仿佛看到了一轮明月在夜空中熠熠生辉,给幽寂的山林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注释:我放任猿鸟惊扰了野外的鹤,我的老胸怀总是笑嘻嘻地要频频开怀。我高高睡在用蕙草编成的帐幔中,春风送来阵阵暖意,不怕那雷声震耳欲聋,打乱了我的美梦。 赏析:诗人在山家幽寂之地,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他任凭猿鹤惊扰,毫不在意;他安然高眠于蕙帐之中,任春风拂过面颊,温暖如春;他不怕雷声入梦,因为他的心早已远离了尘世的纷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由
【解析】 1. 凝烟:浓烟。芳草:香美的草地。疏帘:稀疏的帷幕或窗纱。涧泉:山间泉水。鹧鸪:鸟名,其鸣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夕阳天:傍晚时分。赏析:此诗写于清明时节。首联写春雨润物,芳草萋萋,雨过之后,满目青翠,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颔联写时近清明,春雨过后,芳草如茵,花落涧边,泉水点点,一片生机盎然。颈联写此时正是清明时节,诗人正坐在书房里,望着窗外,耳旁传来鹧鸪啼声,伴随着夕阳西下,景色宜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对“用前韵序山家幽寂之趣呈前人十首 其一”进行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理解其意境特点,最后结合全诗及诗人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 本题中,第一句“夕阳香径逐东风”,描写了傍晚时分的景象;第二句“瘦策轻扶数落红”,描绘了一个拄着拐杖、漫步于落花中的老者形象;第三句“信步偶随流水去”,表现了游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注释: 1.满盛煮茗春波月:满盛,装满。煮茗,用开水沏茶。春波月,春天的月光。2.旋汲浇花石涧泉:旋,随即。汲,汲取。浇花石涧泉,在石缝中流出的水。3.客至不妨频劝酒:客至,客人来。频,多次。劝酒,劝客人喝酒。4.醉开白眼看青天:醉,喝醉了。白看,睁眼观看。青天,蓝色的天空,比喻广阔的视野。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情趣的诗。诗人以春夜为背景,通过描写山居生活中的几个片段
诗句释义: 1. 缓骑黄犊随芳草:缓慢地骑着黄色的小牛,跟随着芳香的草地前进。这里的“缓骑”形容马儿行进速度较慢,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而“黄犊”指的是小牛,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的坐骑。“随芳草”则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草地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2. 闲倩苍头扫落花:请仆人(苍头)来清扫落下的花瓣。这里的“倩”是请的意思,表明诗人需要仆人的帮助;“苍头”是指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