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颙
【注释】 阿真:唐玄宗时贵妃杨玉环的别称。牡丹:这里指杨贵妃(杨玉环)。荼蘼:一种花,又名“木槿”。春暮:春天快要过去。二首:这是一首咏物诗。首:篇。罗裳:古代妇女的衣服。绿色襦:绿色的上衣。沉香亭:即沉香亭。在长安城东北,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长恨歌》描写杨玉环事。理腰肢:整理衣裙。含风笑日娇无力:形容娇媚动人的样子。恰似:像。杨妃睡起时:比喻含风笑日的娇态。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的美貌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深院梨花呈腻粉,邻墙艳杏褪残脂”,描述了梨花和杏花的美丽景象。梨花呈现出娇嫩的白色,仿佛是少女脸上的腻粉;杏花则褪去了红色的外衣,露出了原本的颜色。这两句诗通过对颜色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 次句“池塘雨后蛙声闹,半为官鸣半为私”,则是对春天声音的描述。池塘边的蛙声此起彼伏,有的是为了公务而鸣叫
【注释】示小儿阿真牡丹二首:题名,这是诗人对儿子阿真说的话,意在教育他。荼蘼春暮各一首:荼蘼是花名,荼蘼花开在暮春。“荼蘼”是“未开”,故称“春暮”;“春”和“暮”相对,故称“荼蘼”。 【赏析】《茶蘼春暮各一首》,这是诗人给儿子阿真的诗,旨在教育他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第一首说:“浅红深紫间轻黄,天下无花敢比芳。”意思是说茶蘼花的颜色浅红、深紫、还有淡黄的花色。世上没有一种花可以与它相比美
【注解】 荼蘼(túmí)春暮:荼蘼是花名,荼蘼花开在初夏。荼蘼春暮,指暮春时节的景色。 青皇:春神。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小诗。首句“老红新绿驻烟波”,用颜色和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第二句“无奈青皇促驾何”,“青皇”即春神,这里借指春天。意思是说,春神催着万物赶时,可惜我们已无法再过春天了。三四两句写春去夏来,一年又过去了。最后两句“又是一年春事了,杜鹃声里夕阳多
注释:瘦竹长松小径花,故园泉石锁烟霞。 故园:旧时居住的地方或家乡。 青松老:指松树的苍劲挺拔之态,比喻人的高风亮节。 赏析:诗中通过“竹、松、花”等物来描绘故乡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秋夜看月 广寒宫阙桂香浮,万里无云独倚楼。 明月满空天似水,西风吹断海门秋。 --- 注释: - 广寒宫阙:指月亮上的宫殿,即“月宫”。 - 桂香:指秋天桂花的香味,通常与月亮相联系。 - 万里无云: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一片云彩。 - 独倚楼:独自一人站在楼上。 - 明月:明亮的月亮。 - 天似水:形容月亮像水一样明亮。 - 海门:大海之门,这里可能是指海边或沿海地区。 --- 赏析:
【注释】 忆三衢:怀念在杭州(今浙江)任职的日子。徐志允,字明远,北宋诗人,曾任翰林学士。磊落:指胸怀坦荡。身今在翰林:现在官居翰林院(即中书省)。翰林学士为文官之高级职称。满斟:斟满。徐邈酒:指酒名《徐氏清酒》,是宋代流行的一种酒。高诵:高声朗诵。杜陵:唐大诗人杜甫的故里,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杜甫有“杜陵野客”之称,此处暗指志允自比。燕北:河北北部,当时为金朝所占领。身名重:指名声很大。江南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春色晚来浓,良宵兴未穷。 - 春色:春天的景色。 - 晚来:傍晚时分。 - 浓:浓厚,丰富。 - 良宵:美好的夜晚。 - 兴未穷:兴趣未减,兴致未尽。 译文:春天的美景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浓厚,夜晚的游兴也未完全结束。 2. 海棠呈腻雪,杨柳舞香风。 - 海棠:一种花名,这里指春天的海棠花。 - 呈腻雪:形容花朵如同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一样洁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旭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仙翁何处去,殿古白云深。" 译文: 仙翁不知去了何处,古老的宫殿深处云雾缭绕。 - 注释: “仙翁”指的是道士,这里可能是指一个道士的名字或者是对道士的一种尊称。“何处去”表示诗人在寻找这位道士,但未能找到。“殿古”意味着宫殿古老,“白云深”描绘了宫殿周围环境之幽静与神秘。 - 赏析:
示小儿阿真牡丹二首 荼蘼春暮各一首 其三 荼蘼 注释:一点檀心气味长,向人无语舞霓裳。 千红万紫消磨尽,犹有风吹不断香。 赏析:这首诗是写给儿子阿真的,诗中描绘了牡丹在春天的盛开,花朵繁密,香气浓郁,但最后凋零。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达了对儿子成长过程的担忧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