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落三衢士,身今在翰林。
满斟徐邈酒,高诵杜陵吟。
燕北身名重,江南感慨深。
金銮坡上月,应照故人心。
【注释】
忆三衢:怀念在杭州(今浙江)任职的日子。徐志允,字明远,北宋诗人,曾任翰林学士。磊落:指胸怀坦荡。身今在翰林:现在官居翰林院(即中书省)。翰林学士为文官之高级职称。满斟:斟满。徐邈酒:指酒名《徐氏清酒》,是宋代流行的一种酒。高诵:高声朗诵。杜陵:唐大诗人杜甫的故里,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杜甫有“杜陵野客”之称,此处暗指志允自比。燕北:河北北部,当时为金朝所占领。身名重:指名声很大。江南: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当时属南宋统治区域。金銮坡上月:金銮坡指金朝皇宫中的宫殿,月,指月亮。应照:照耀。故人:老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借对过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念之情。全诗四联,前三联写自己怀念故土、怀念故人、怀念故国;最后一句点题,抒发对故国的忧虑之情。
开头两句“磊落三衢士,身今在翰林”,回忆自己在杭州做官时的情景,那时的自己胸怀开阔,志向远大。“翰林”是指文臣中地位最高的,这里以翰林学士自比,表示自己的志气与才气。
中间两联“满斟徐邈酒,高诵杜陵吟”,回忆起往昔在京中做官时的生活。“徐邈”是一种酒,用此酒来比喻酒的品质很高,而“高诵”是说在京城中高声朗读杜甫的《杜陵叟》这首诗,表明自己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后两联“燕北身名重,江南感慨深”,回忆起被金军攻占燕京(今北京)时的情景及自己当时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危机的深深担忧。“燕北身名重”,指自己因曾做过宰相而被金朝封为燕京留守,但这种荣耀并不能掩盖自己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江南感慨深”,指自己虽然身处江南,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危机的深深担忧。
最后一句“金銮坡上月,应照故人心”,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金銮坡”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而“月”则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因此,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当金朝的皇帝在金銮坡上观赏着明亮的月光时,他的心中也应该充满对故国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