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先
【注释】 金丹:《周易参同契》云:“黄者,土也;赤者,心火也。”《抱朴子·金丹篇》云:“夫金丹者,烧之则焦,吹之则消,而其结集,犹土中之磷磷也。”(《周易参同契发挥》) 华池:华池水。据《列仙传》,王烈炼九转丹成,服之升天而去。 金鼎:鼎,古代烹煮食物的锅,这里比喻修行人用鼎炼药。 出世:指修炼得道。 云车:即云车,传说中一种能飞行的车子。 【赏析】 此诗为悟道后所作。诗人在悟道之后
绛桥行气总为非,自是凡夫著相迷。 北海鼎炉分造化,南溟宫殿合天倪。 虚无只就还丹力,恍惚身成妙道齐。 若向浮生能见得,浮生只可比醯鸡。 注释: - 绛桥行气:形容一种超凡的境界或能力,通常与修行、修炼相关。 - 自是凡夫著相迷:意思是说普通人容易受到外在形象或事物的迷惑。著相,即执着于形式和表象。 - 北海鼎炉分造化:指在北海(古代神话中,北方有大海)的一个鼎炉中,可以分辨天地之间的变化和生成
诗句解析 1. 阿尔多淫上帝嗔,罚为狐兽尾随身。 - 阿尔多淫:可能指的是某种诱惑或罪行。 - 上帝嗔:表示上帝的愤怒或惩戒。 - 罚为狐兽尾随身:被惩罚变成了狐狸或其他动物的尾巴,象征变化和不稳定性。 2. 只言五百年方变,岂谓三千日化神。 - 只言:只是说,暗示了对变化的期待。 - 五百年方变:指变化需要很长时间。 - 岂谓三千日化神:认为只需3000天就能变成神。 3.
这是一首描绘道教炼丹术的诗。接下来,我会一一对应解释诗句的意思: 1. 子真坛下紫微边,深夜风光俗好传。 - "子真坛":可能指的是道士修炼的地方,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道士或修行场所。 - "紫微":在古代中国文化中,紫微星被视为帝王的象征,也代表着高贵和神圣。在这里,它可能象征着道士的尊贵身份。 - "深夜风光":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景色。 - "俗好传"
《金丹诗四十八首·瞥然光景几时休》的原文如下: 瞥然光景几时休,出入轮回去复收。 只为贪痴缘底事,不思清静学真修。 虎龙便是升天驾,铅汞元为出世舟。 多少神仙哀俗辈,故留丹诀救凡流。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注释翻译: 1. 瞥然光景几时休:形容时间的飞逝,光阴如梭般快速逝去。 2. 出入轮回去复收:指生死轮回不息,循环往复,无法终止。 3. 只为贪痴缘底事:由于贪图世俗的欲望和执着导致了种种问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金丹诗四十八首》中的一句。整首诗如下: ``` 劳生扰扰疾如风,急杀三彭及五虫。 不使狐狸侵药灶,须教龙虎守真空。 鼎中宝物时添火,腹内婴儿貌转丰。 善女善男寻此语,莫贪花酒堕迷中。 ``` 注释 1. 劳生扰扰疾如风:形容人生忙碌,如同疾风一般急促。 2. 急杀三彭及五虫:三彭指的是水神名,五虫指的是五种妖兽。这句意思是说人生匆忙如同这些妖魔鬼怪一般。 3.
注释: 1 大都奇怪惑人深,一见邪淫便动心。 - “大都”通常指大多数情况或普遍现象。“奇怪”意味着奇异或不寻常。“惑人”指的是迷惑人心的事物。“邪淫”通常指不道德的性行为。这句话表达了许多事物中,那些奇异且能迷惑人心的事物往往是最容易让人心动的。 2. 只是攲倾身内宝,何能坚固水中金。 - “欹倾”在这里可能是形容词,用来描述某种倾斜、不稳定的状态。“身内宝”可能暗指人的身体或内在价值
这首诗的大意是:刘晨阮氏的诗作多有非议,今天我来仔细推敲。他们虽然能使仙宫变得美丽,却把紫府变成了奸诈欺骗的地方。洞中清净的环境难以容纳杂念,穴里的幽冥容易产生奇事。世人大多被迷惑而不觉悟,多少人丧命于狐狸之口。 我们需要理解诗中的“金丹”和“紫府”等词语的含义。金丹指的是道家炼丹术中的一种药物,通常指一种具有神奇功效的丹药。紫府则是指道教中所说的神仙居住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仙境。在这首诗中
诗句原文: 《金丹诗四十八首》乘龙驾鹤不须惊,此是金丹一粒灵。五色云龙腾海底,九回风虎到天庭。琼花合处看壬癸,紫府交时藉丙丁。此理要明非下士,除非名是少微星。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修炼过程中的感悟与体验。诗人张继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道家金丹术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修炼金丹并非需要惊天动地的力量,而是要像乘龙驾鹤一样,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这种修行方式,就是所谓的"乘龙驾鹤不须惊
这首诗是关于追求长生不老之药的。下面是逐句释义: 贪著浮名浮利身,不思光景走频频。 -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过分追求名利,忽视了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宝贵。 - “贪著浮名浮利身”指的是人们沉迷于世俗的名利之中,忽视了自身的真正价值。 - “不思光景走频频”意味着人们没有意识到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生命短暂而易逝。 只贪眼下红颜好,不觉头中白发新。 - 这里提到了人们对外貌美丽的过分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