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太初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 天平山,高耸入云,景色如画。 郑监,郑明德,风流不减当年,岁月无法使其容颜衰败。 倪宽,倪元镇,头发斑白,但依然痴情于世间美好。 吴越英雄,昔日英勇,如今已化为尘土。 欲问西施,江海之间,寻找那传说中的美女。 2. 译文 天平山巍峨挺拔,如同画中景致。 郑监的风流未减,岁月未能消磨其风采。 倪宽虽白发苍苍,却依旧痴迷于世间的美好。 吴越的英雄
闻山东消息三首 元末明初袁凯诗作解读 1. 纵道三东柱石倾 - 描述山东地区在历史动荡中的地位,强调其在国家中的重要性。 - “柱石”比喻山东如同国家的支柱和基石一般,不可动摇。 2. 华夷黎庶不须惊 - 表达对山东人民的信心与期望,坚信其能安然度过难关。 - 强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山东人民依然能够保持镇定自若。 3. 张皇国势如平日 - 描述国家形势稳定,没有受到外部动荡影响。 -
注释:谁人能更深刻地理解贾谊的才华和抱负?他就像一位老去的江南百姓,默默无闻地生活。但只要有一瓶春酒,就无需再悲痛哭泣或长叹短嘘。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贾谊的诗。诗人以瓶有春酒为喻,表达了对贾谊的深切同情之情。诗中既有对贾谊的赞美,又有对时事的不满,反映了诗人的感慨与不平。全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性
玉户金缸夜未央,邯郸宫里奏丝簧。 郑姬已醉韩姬倦,谁拂君王白象床。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玉户金缸: - “玉户”和“金缸”是古代富贵人家常用来显示其豪华富丽的物件,此处形容宴会场所的华丽。 - “夜未央”表达了夜晚还未结束,暗示宴会持续到深夜。 2. 邯郸宫里: - “邯郸”通常指代赵都或赵国,这里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赵国宫殿。 - “宫殿里”指的是在赵王的宫殿中举办宴会。 3.
【注释】 日莫:夕阳西下之时,即傍晚; 生理:生计,职业。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诗人在《送别》一诗里描写过采菱女的景色,这里写的是采菱女在黄昏时采菱的情景。首句写茅屋破败不堪,而野云和沙树层层叠叠地覆盖着。次句写老人已抛弃了职业,过着闲散的生活。三、四两句写老人在江边每天去采菱。 诗的起句“茅屋秋来破不胜”,用“破”字突出了屋的破旧,“不胜”则写出了屋的破败到了极点
【注释】 杨员外:即白居易。杨炎是唐代宗时宰相,因反对朱滔拥兵自重,被贬为忠州司马。白居易《与杨员外同过李十一林下》诗:“白头惟有杨员外,不负从来天子恩。” 【译文】 南面的盗贼们纷纷逃奔,太阳和月亮都变得昏黄,朝廷的大臣们不再讲究什么节操了。只有杨炎还坚持着自己原来的节操,没有辜负当年皇上对他的信任,也没有辜负皇上对他的恩情。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冬,诗人与杨炎同游杭州灵隐寺
【注释】 遣怀:即“自遣”,抒发胸中郁积。白发:指年老。三江:指长江、黄河、珠江。一腐儒:指自己,因长期耽于酒而忽视读书的儒生。长年(多年)耽酒不耽书:常年喝酒忘了读书。 偶逢世乱:偶然遇上动乱的时代。无生计:没有生活来源。落日烟中:夕阳映照在烟雾之中。自把锄:自己拿起锄头去种地。 【赏析】 这是一首借饮酒自遣的诗,表现了作者一生的坎坷和晚年的孤独。诗的开头就点出“白发三江一腐儒”
【注释】 应贼:应战。 苗獠:指南诏的蛮族,这里泛指西南少数民族。 南州:指南方。 节妇:指贞烈女子。 东海:这里以东海郡作为典故,暗指费氏家族,费是费祎的字,诸葛亮的女婿。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个故事来赞扬节妇的贞烈精神。诗人借一个历史事件,把费夫人的贞操、勇敢、坚贞不屈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费夫人与南州节妇相类比,用“东海费夫人”作比
注释: 远岸依依落日明,吴王醉处少人行。这句诗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岸边的柳树随风摇曳,显得格外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吴王曾经饮酒作乐的地方,现在人迹罕至,显得有些荒凉。 多情独有垂杨树,犹送深宫夜雨声。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垂杨树的感情。他发现,尽管周围环境已经变得凄凉,但那棵曾经陪伴着吴王度过欢乐时光的垂杨树,依然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同时,这句诗还巧妙地与“夜雨”相联系
我们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1. 观王生所藏王维画 - 这一句表明了观察者正在观赏王生珍藏的一幅王维画作。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与右丞相对应,这里可能暗指他的作品或是其绘画风格。 2. 右丞小景树参差 - “右丞”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王维(右丞在古代是对文人的尊称),“小景”指的是较小的画面,“树参差”描绘了画面中树木的布局,参差不齐,富有层次感。 3. 我有林塘实似之 - 我这里有一片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