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正觉
【注释】 偈颂:佛教语。是佛门中的一种韵文,用以说明道理或宣扬教义的。此诗是一首偈颂。生灭夤缘不着人,一年才尽又逢春。森罗借得为他用,法界浑仑是我身。不受杂毒,自然纯真。拈却千差亡彼此,打成一片没根尘。 译文: 世间万物都在生死轮回之中,无法脱离人世的纷扰。一年的岁月过去后,新的一年又悄然到来。世间的万物都受到森罗万象的影响,它们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为我所用。我不染世俗之毒,保持自然之性,纯净如一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markdown 阴阳爻象此为宗,杀活机头看变通。 玉女退身功后位,木人引步异中同。 一尘不受能虚廓,万像无遗却混融。 借得因缘成现用,玲珑八面尽家风。 ``` ```python 注释 阴阳爻象:描述的是易经中的阴阳变化。 杀活机头:指事物的变化。 玉女退身:比喻有道者隐退。 木人引步:比喻行动。 一尘不受:形容心无杂念。 万像无遗:所有形象都包含其中。 因缘
宿雨洗去山面尘,东方的春天已经到来。 浩劫之中不要新岁,枯木岩前古人还在。 寒暑不到法界为处,齿发不老以虚空为身。 坐间默有相传意,川上乾无逝去津。 注释: 1. 宿雨洗去山面尘:雨水洗涤了山上的尘土,显得更加清新。 2. 东君料理山家春:春天的到来,是大自然的管理者——东方的太阳(春神)所打理的。 3. 浩劫壶中勿新岁:在这个浩劫之中,我们不必追求新年的到来,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4.
注释:管籥(yǎn)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真风暗度韶指吹起真风,韶乐即舜帝时期的《韶乐》,《韶》乐为舜所作。春恩是指春天的恩泽。 志公不是闲和尚,拄杖头边有剪刀。 志公指的是禅宗高僧智通禅师,他在拄杖上刻了“金刚经”三个字。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首句通过“管籥真风暗度韶”表达了春天来临时,大自然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人们感受到春天带来的美好和喜悦。第二句“春恩如许在芳条”
这首诗是关于云门禅师的。他是一位禅宗大师,以他的智慧和教诲影响了许多信徒。下面是逐句翻译: 1. 云门老子能施设,胡饼佛祖俱超越。 - 注释:“云门老子”指的是云门文偃禅师,他是唐代的禅宗大师,“胡饼”是指一种用面做成的食品或点心。这里的“施设”指的是他的教导或教诲;“佛祖”则泛指所有的佛教徒或修行者。“超越”表示他们的智慧和境界超越了常人。 2. 哆哆和和两片皮,狤狤獠獠三寸舌。 - 注释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 注释: “大”和“小”在这里指代宇宙的宏观和微观。 - 译文: 宇宙广大无垠,没有边界;宇宙微小至微尘中。 2. 合虚空而无欠无馀,混万象而成团成块。 - 注释: “合”表示结合或融合。 - 译文: 虚空融合万物而没有缺失,万物混合为一体。 3. 不出不在,不失不坏。 - 注释: “不出”和“不在”意味着不显露或不可见。 - 译文:
“苏秦尝佩六国印,许由还厌一瓢风。” 此诗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两位古代著名人物的不同命运。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他游说六国联合抗秦,被六国共同封为相国,声名显赫。而许由则是一位隐士,传说中他拒绝了尧帝的官职,宁愿满足于一个旋风。 “了无佗相能通变”,意味着他们各自选择了与众不同的人生路径。苏秦的成功在于他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游说六国,成就一番大业,成为历史上的典范
【解析】 此为一首颂诗,颂的是“无象无私,何固何必”,颂的是“道”的永恒。 第一句,“灵机未动”,是说“道”在静中动,“道环先入”,指“道”的循环往复。 第二句,“极理也妙得穷通”,这是颂“道”的奥妙无穷,它使万物得以生长、变化,又使一切都归于统一。 第三句,“顺事也聊分借借”,颂“道”之自然,它使万事都按其本来的面目出现,又使之各自安其所。 第四句,“无象无私,何固何必”,赞“道”之超然物外
这首诗的翻译是:从深处看,不要被炎热或寒冷所困,直接下到沧溟(大海)里去。 我认为巨鳌能俯拾(用手捡起),笑你沙际弄钓竿(在沙滩上弄鱼钩)。 注释:里头看:指深海处。勿暑寒:别让炎热和寒冷困扰自己。沧溟:大海。直下:直接。沧溟沥:沥水,即沥出水分。乾:干涸。巨鳌:巨大的海龟或鳖。俯拾:用手掌捡起。沙际:沙滩边缘。弄钓竿:用鱼钩钓鱼。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藏海底的宁静画面
注释:雪白的月色清澈透明,天地间一片洁净。在如此美景之中,更加放开心胸去欣赏。唤醒了牧童梦中的蓑衣,白牛鼻孔里吹出的声音,让他想要回头继续赶路。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和牧童生活的诗。全诗以雪、月、牧童、白牛为意象,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牧童生活的喜爱。其中“皓然雪月净无埃”一句,用“皓然”来形容雪的颜色,用“净无埃”来形容月亮的明亮无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