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璧
诗句释义与赏析 人世沧桑几度迁 这句诗表达了世事变迁,历经多次的更迭和变化。"人世沧桑"常用来形容世间的纷扰和变化无常。"几度迁"则强调这些变化是连续不断地发生的。 金仙遗像尚依然 这里的"金仙"是指佛教中的金身佛像或菩萨,"遗像"则意味着这些佛像虽然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但依旧保存完好。"尚依然"表达了对这些佛像的珍视和对它们不因时间流逝而失去价值的赞美。 良工铸范知何代
新春试笔呈霍兰谷诸友 条风忽东来,林木含春熙。 读书坐茅屋,两鬓飞素丝。 贫贱得肆志,富贵真危机。 岩廊既无分,郡邑徒尔为。 注释: 1. 条风:指春风。 2. 林含春熙:树木沐浴在春天的和煦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 3. 读书坐茅屋:在简陋的茅屋内专心致志地读书。 4. 两鬓飞素丝:形容头发逐渐变白,岁月流逝的痕迹。 5. 贫贱得肆志:在贫穷和卑贱的环境中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志向和才华。 6.
【注释】 班师回广:指军队胜利归来。班师,即撤军。回广,回到广州。万姓,百姓。临江听凯歌,站在江边倾听胜利的消息。岭南,泛指南方。今喜息干戈:今日喜悦地平息了战争。息,停止。干戈,古代的武器,代指战争。谁知一阵风霆怒,谁想到一阵狂风竟使愤怒变为和悦。风霆,比喻狂风。霆,雷电。化作两邦春气和,春风化雨,使两国的人民都感到春天的气息。两邦,这里指唐王朝与南诏国。 赏析:
【注释】 奉诏还京:接受皇帝的命令,返回京城(首都)。 圣主褒崇柱石才:圣明的君主表彰和尊重像柱子和石头一样坚强的人。 天书遥使凤衔来:天上的诏书被使者用凤凰衔着送到人间。 行囊不贮殊方物:行李中不用装带外地的东西。 惟:只是;唯有。 清风两袖回:只有清风拂面而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作品《奉诏还京》的诗句。诗中通过赞美皇帝对臣子的高度赏识
【注释】 1. 竹为刘秀才赋:指刘氏所作的《竹赋》。 2. 亭亭古龙孙:形容竹子笔直向上,犹如龙的后代。 3. 清露冼寒玉:用清新的露水洗刷寒冷的玉石。 4. 材克资世用:才能可以供世上使用。 5. 何能老岩谷:怎么能长在岩石洞穴之中呢。 6. 以之制灵鳌:用它来制作灵鳌(神话传说中掌管水的神灵)。 7. 所愿殊未足:但所期望的事情却还不够。 8. 行当叶箫韶:将要与箫韶相配。 9. 淳风振民俗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和理解。赏析时,注意把握全诗内容、思想感情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白石晴烟”:白石山的雾气如烟似雾笼罩着山间。 满山白石粲瑶英:满山的白石像璀璨的宝石一样闪耀着光芒。 晴罩鲛绡一片轻:阳光照耀下的白石山上,云雾缭绕,宛如轻纱飘荡。 错讶仙羊眠不起,云霄无路觅初平:误以为有仙羊在山中沉睡,无法找到它的位置,因为云霄之上没有道路。这是比喻白石山云雾缥缈
诗句原文: 五云宫锦绚乌纱,早步璿霄宠命嘉。 郇黍召棠新政绩,玉堂金马旧声华。 文光高烛三千丈,恩泽潜敷百万家。 试问李膺舟上月,几时重与醉流霞。 注释: 1. 五云宫:古代皇帝居住的宫殿,象征权力和尊贵。 2. 璇霄:天空中的最高层,这里比喻朝廷的高位和荣耀。 3. 早步:很早就获得,表示迅速得到。 4. 璿霄:指天,也用来形容地位极高。 5. 郇黍:一种谷物,常用来比喻贤能之士。 6.
鉴江别意送石大尹仲父还广西 鉴江潦尽水涵清,有客西还画舫轻。 阮籍襟怀无俗味,阿咸文采占时名。 竹林佳致当年兴,花县春光此日晴。 冠佩重逢又何日,倚风长候寄来声。 注释与赏析: - 鉴江潦尽水涵清:鉴江的水流在秋天后已经干涸,水面变得清澈见底。 - 有客西还画舫轻:有位客人即将西归,他的船像画中一样美丽而轻盈。 - 阮籍襟怀无俗味,阿咸文采占时名:阮籍心胸开阔不受世俗影响
注释 老龙潜迹:老龙隐伏,没有活动。 吐出春云:指春天的云。 态度奇:态度不同寻常。 变化未能成雨泽:变化还没有变成雨水。 祥光:吉祥的光辉。昌期: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咏物诗,借咏老龙来抒发自己对时局的看法。首句写老龙潜伏多时,终于吐云。次联说它吐出春云,态度奇异,意谓老龙虽潜伏多年未动,但却能吐出奇异的云彩。第三联说这变化尚未成为降雨,但吉祥的光辉已经先报了好兆头,预示美好时光的到来
【注释】 战鼓:指战争。 就中:其中,指那些没有被杀的俘虏。 奇香:即“奇花”。 安得:哪能。 返魂:使死者复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从战争中归来,见到许多将士死难,而自己幸存,有感而作的。首句以景起,写战后初停战事,太阳还未落山。二句写战火虽然暂时平息,但春意尚未挽回,乾坤仍然充满战争气氛。三、四句是全篇的关键。作者认为在战场上死去的人中,未必就没有好人,只是当时情况危急,不能多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