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璧
【注释】 风竹:指风吹动的竹子。飒遝(sà tà):形容声音大。苍雪:苍翠洁白。箫韶:古代的一种乐器,用象牙、竹管等制成。寒飕飕(sōu):冷飕飕。凤鸾:传说中的鸟名。青云头:指天上。 【译文】 高耸入云的琅玕亭亭玉立,舞着凉飙吹起苍白色的大雪。我不曾跟随箫韶到天上,只向人间洗去炎炎热浪。千崖万壑中风声阵阵,到了五月六月就似清凉的秋季。欲下栖止的凤鸾却飞不上,只好飘然飞上青云。 【赏析】
诗句 - 临流酌别图: 在河边饮酒以表达送别的场景。 - 高堂见图画,令我思故乡: 在高大的厅堂中,看到一幅画,让我想到了我的故乡。 - 故乡杳无际,抚景幽思长: 我的故乡非常遥远,看着这景象,我心中感到深深的思念。 - 高峰峨峨插云起,烟水茫茫几千里: 高高的山峰直插云霄,烟雾笼罩着水面,看起来有好几千里之遥。 - 送别沙边何处舟,嗟我离家亦如此: 我正在送别的地点
【注释】 蟾宫折桂:指科举考试中状元。蟾宫,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之比喻高居云端的学府或官场(蟾宫指代朝廷)。折桂,指科举考试中状元。 广寒宫殿秋无际,玉宇琼楼隔人世。 广寒宫殿:泛指天上的宫殿,这里指月亮上的宫殿。玉宇琼楼:形容宫殿的美玉般的结构与华丽的建筑。 书郎两腋生清风,飞上层霄折丹桂。 书郎,古代官员的别称。两腋生清风:形容读书人清雅脱俗的风采。 飞上层霄:形容才子英姿勃发、志向远大
译文: 在乌府,才华横溢的人很多,一旦登上乌台,众人才惊骇不已。就像昆山的温润美玉,沧海的明珠一样珍贵。绣衣使者,贤能的官员,一见至宝便夸赞神马,称赞它非凡的神骏。当时鏖战棘闱里,魁首南省者非君谁? --- 注释: - 乌府:指御史台,古代监察机构所在地。 - 妙龄秀发多文采:形容女子年轻貌美,才华横溢。 - 一上乌台众惊骇:指女子一旦进入乌台(即御史台)就引起众多人的惊讶和敬畏。 -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然后结合重点词、句和文章的主题进行赏析。注意要精读两首诗,从作者的写作背景、思想感情以及手法运用等方面来分析。“迁拙时所弃,久与麋鹿群”的意思是:我当初被贬谪到蛮荒之地,是那些达官贵人抛弃了我,我与麋鹿群为伍,久矣!“讵知薇垣仙,一见能相亲”,意思是:哪里想到皇上您是位圣明之君
注释: 梁生:指诗人的朋友。潇泗山泽:指梁生的家乡,在潇水和泗水的交汇处,风景秀丽,人烟稀少。癯:瘦弱。旧家乔木:指梁生的家族,世代为官,有很高的威望。凌清虚:形容其人品高尚。平生:一生。不慕:不追求。浮名利:指功名利禄。分安:安于现状。所遇:指生活。情如如:感情平淡。有田可耕:指他有自己的土地。水可渔:可以捕鱼。闲来:闲暇时。开窗:打开窗户。好读书:喜欢读书。居易俟命:指等待命运的安排。何所虞
【诗句释义】 1. 管仲(字夷吾)、鲍叔牙(字由),都是春秋时期齐国人,二人关系密切,曾为挚友。他们之间虽然有一段因误会而分手的经历,但在后来的相处中,两人都表现出了高尚的友情,因此“管鲍之交”成为了友谊的代表,被后世所传颂。 2. “去云远”,形容管、鲍之间的友情已经远离;“良独艰”,意味着这段友情在艰难困苦中得以维持,不容易。 3. “聚散若云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首联“昆仑产灵物,变化何其雄”,诗人描绘了昆仑山的神奇,并借昆仑山的神奇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龙图”是作者自喻,“昆仑”是祖国的象征。 颔联“轰訇雷电飞,浩宕风云从”,写天门山势的险峻雄伟和气势的磅礴壮阔,表现了天门山势的恢宏气势。“真容”“杳难觏”写出了作者望眼欲穿的心境和对天门山的向往之情。 颈联“不能批逆鳞,何以抒吾忠”
【译文】 昆仑山与磅礴的气势,二气无停机。 群汇自然昭晰,何需假雕饰为? 适当时雨晴,草木含春熙。 幽香起芬馥,秀色光陆离。 苟非无极翁,妙趣俦能知。 寥寥千载问,默契非君谁。 【注释】 1. 一庭春意图:描绘庭院中的春意盎然的景象。 2. 李舜臣:唐代诗人李涉,字舜臣。 3. 昆仑与磅礴:指壮丽的昆仑山和磅礴的气势。 4. 二气无停机:二气在这里指的是阴阳二气,没有停止运行的意思。 5.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东方日初出,草树何青青。 - 注释: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周围的草木显得格外翠绿。 - 乌雏哺其母,散乱林郊坰。 - 注释:小乌鸦在树林里找食物喂它的母亲,它们四处散落地寻找食物。 - 其母得所饲,哑哑振双翎。 - 注释:它的母亲得到了喂养,发出“哑哑”的声音,振动着翅膀准备飞翔。 - 其雏远衔饵,翅短来去轻。 - 注释:小乌鸦远离了食物,振翅飞走时显得轻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