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产灵物,变化何其雄。
轰訇雷电飞,浩宕风云从。
真容杳难觏,望断天九重。
不能批逆鳞,何以抒吾忠。
愿言沛膏泽,四海歌年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首联“昆仑产灵物,变化何其雄”,诗人描绘了昆仑山的神奇,并借昆仑山的神奇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龙图”是作者自喻,“昆仑”是祖国的象征。
颔联“轰訇雷电飞,浩宕风云从”,写天门山势的险峻雄伟和气势的磅礴壮阔,表现了天门山势的恢宏气势。“真容”“杳难觏”写出了作者望眼欲穿的心境和对天门山的向往之情。
颈联“不能批逆鳞,何以抒吾忠”,诗人以“逆鳞”比喻奸邪小人,用“批逆鳞,抒吾忠”来表现自己忠心报国的决心。
尾联“愿言沛膏泽,四海歌年丰”,诗人希望天下太平,国家富强,人民生活美满。
【答案】
译文:
昆仑出产奇伟之物,变化多么雄伟!
轰鸣着雷霆电闪雷鸣,浩荡着风云从天而降。
真容难以看到,只能望断天之九重。
不能割下那逆鳞,如何抒发我的忠诚?
但愿广施恩泽,让四海欢歌赞颂丰收年。
赏析:
此诗开篇即描写了昆仑山的神奇景象,并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昆仑”是祖国的象征。
颔联写天门山势的险峻雄伟和气势的磅礴壮阔,表现了天门山势的恢宏气势。“真容”“杳难觏”写出了作者望眼欲穿的心境和对天门山的向往之情。
颈联借用了屈原《渔夫》中“沧洲之上无人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典故,以“逆鳞”比喻奸邪小人,用“批逆鳞,抒吾忠”来表现自己忠于国家的赤胆丹心。
尾联诗人希望天下太平,国家富强,人民生活美满,表现出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