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注释】 中宿:中途住宿。归舟:返回的船。落日放船:夕阳下开船。好:指张子白的诗。赋:写。得:得到,引申为“写”。落日放船好:夕阳下开船多么好。和:这里作“和韵”解,与前人诗词唱和。张子白:作者的朋友,字子白。其四:这是第四首诗。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旅途中即景抒情之作。 第一句:“落日放船好”,点题。落日,即太阳落山时;放船,即在江面上乘船。这一句的意思是:夕阳之下乘着小船顺流而下
诗句释义 1 落日放船好: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夕阳下放船的愉悦感受。 2. 江声引兴长:江水的声音激发了诗人更深的情感和思考。 3. 客途霜露白:描述了旅途中,天气寒冷,霜雪覆盖的情景。 4. 归计菊花黄:提到回家的计划,即秋天的菊花即将开放,颜色变为黄色。 5. 云薄秋山老:形容秋日的云彩轻薄,给秋天的山增添了几分苍老之美。 6. 星微晓月光:描述清晨的星星微弱,月光柔和。 7. 不堪回首处
译文 每天停泊在龙川,长歌唱出落照边的景色。 孤城连着雁塔,古道进入龙川境。 山在烟中露出峰尖,薇草舒开雨后新芽。 冥心观物理,初月未眠时思考问题。 注释 1. 一日一停船: 指每天停船休息一次。 2. 长歌落照边: 指在夕阳的余晖下唱歌。 3. 孤城连雁塔: 指的是孤立的城池和与之相连的雁塔。 4. 古道入龙川: 古道指的是古老的道路,龙川是地名,指这条古道进入了龙川地区。 5.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从题材、主题、语言、情感等角度筛选。 “倦客寻山店,随人入郭门”的意思是:游子厌倦了旅途,来到这个山村投宿,随着别人进入村内。“郭”,指外城
【注释】 东去:指从东边往西走。清溪:清澈的溪水,泛指溪边。 行脚:僧人或出家者外出云游时所住的地方,即寺院。 红桕: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可制染料,种子有红色,故得名。孤店:单独一户的店铺。 青山:青翠的山。隔邻:相邻。 风尘暗前路:指旅途中受到尘土飞扬、道路泥泞的影响。 知津:指引航者或旅伴。 【译文】 从东边往西走,清澈溪水能照人。 我来到这住行脚,独立见闲身。 孤独的红桕当旅店,青山在隔壁。
【译文】 昨夜千峰降雨,江声如雷。青山频频北望,白雁正向南飞来。为客伤悲感时晚暮,伊人愿溯洄归去。秋风不肯相待,到日菊花已开。 【注释】 ①舟中:船上。寄:赠别。李苍水广文:诗人的朋友。广文是汉文帝时设置的博士官,后泛指学官。②一夜千峰雨,江声怒似雷:形容山洪暴发,气势磅礴。怒似雷,形容江声如雷鸣。③青山频北望,白雁正南来:形容山峦重叠,群山环抱;白雁从南方飞来,暗示着秋天的来临。④为客伤迟暮
诗句释义 1 过河源:此句描述了作者从某个地方经过河流的源头,可能是一个山脚下的小村落或者是一个自然景观。 2. 二水分山县: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县——泾县(今安徽省)和太平县(今安徽省)。这两个县在历史上都位于长江流域,泾县是南岸,太平县是北岸。这里的“分水”可能是指泾水、渭水等河流在这两个县的交汇处。 3. 东西别渭泾:这里指的是泾县和太平县分别位于渭河和泾水的两岸
诗句 - 过二峡:经过两个峡谷。 - 是处有人家:到处都有人家。 - 停舟见落花:停船时看到了落花。 - 黄茅沽酒肆:在黄色茅草搭建的酒馆里买酒。 - 红蓼钓鱼槎:用红色的蓼花作为鱼竿。 - 社古榕阴阔:古榕树荫覆盖得很宽。 - 山高石径斜:山坡高,石头铺成的小径很倾斜。 - 东南车马路:东南方有车马通行的道路。 - 何地得如他:哪里能找到这样的美景? 译文 经过两个峡谷,到处都有人家,
【诗句释义】 舟中见新月:在船上看到了新升起的月亮。 大江流■㶁,初月如悬弓:大江流水奔流不息,初升的月亮像悬挂在弯刀上。 独坐鉴孤影,清光思不穷:独自坐在船上,映照出孤独的身影,思绪无边无际。 兼烟笼夜色,杂树摇秋风:同时笼罩着烟雾,秋风吹动树林摇曳。 回忆故山际,此心谁与同:回忆起故乡山峦,这心情只有谁能理解? 【译文】 在大江中划着船,看到新月缓缓升起。 它如同悬挂在高高的弓弦上
华发生秋色,青山惜暮年。 艰难行路客,留滞上滩船。 远水分孤屿,中流见逝川。 客心正摇落,吟遍夕阳边。 注释: - 华发生秋色:秋天的景色如同盛开的花朵一般美丽。 - 青山惜暮年:青山在岁月的流逝中显得格外珍贵。 - 艰难行路客:行走在艰难的道路上的人。 - 留滞上滩船:滞留在上滩的船上。 - 远水分孤屿:远处的水面上分布着孤立的岛屿。 - 中流见逝川:中流之处,可以看到逝去的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