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 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 广东番禺人。 明举人方国骅之子。 年十三补诸生。 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 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 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 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
舟发石湾奇别山中诸子
言从泷水去,忍与故山违。 帆影侵平楚,钟声隔翠微。 孤踪成独往,无梦见君稀。 早岁同袍者,何年携手归。
夜发汾江寄山中诸子
故山在何处,乃在白云端。 今夜孤舟宿,方知海气寒。 潮声欹枕听,月色隔船看。 此际谁堪语,持归寄所欢。
山中寒雨答友人
山云作山雨,问山山不知。 我心正如此,君子复何辞。 雪色侵长薄,鸡声过短篱。 见闻俱寂寞,何处更寻师。
与谢邺门还山同赋
便与所亲别,终年拟闭关。 如何此时节,亦复到人间。 急雨移新路,痴云恋旧山。 归逢林下叟,笑我未能闲。
雪中杂咏六首
钻取槐檀木,烹将云母芽。 凝冰与焦火,相待过年华。 茗碗吹阳律,银山翻浪花。 却怜苏属国,持节未还家。
十二声诗
浩然长独往,万古无知音。 纵与烟霞别,终存水石心。 幽人通语默,相得在高深。 寂寞笙歌外,闻声不可寻。
十闰诗
北里休蚕绩,西畴罢耦耕。 又来看灯市,相伴入春城。 好月光仍满,清宵昼欲平。 旧时按歌地,犹有绕梁声。
后七问
我有千古恨,高高将听卑。 亦知曾补后,不似未分时。 得气清何少,流光照或私。 可能空阔外,容我管中窥。
东林七问
碌碌今如此,冥冥非所知。 胜人宁有定,于我或无私。 劫火焚刍狗,青云变素丝。 杞忧诚罔极,深信转成疑。
十放诗
携云下暝岫,两腋生寒光。 中道一为别,故山归兴长。 升沉无定所,咫尺遥相望。 行矣勿复道,秋高天淼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