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旅途上,见落日放船好,便吟出了这四句诗。“所思园绮俦”,意指所思念的友人,是作者的同僚或友人。“园绮”,晋王子乔、刘晨,两人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与之游宴,不觉饥渴,食桃核尽。仙家有桃实,遂留宿不散。临行与女别,谓将后会。及期果至。“绮俦”,同义复词连用,指好友。全诗四联,前三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最后一句“遐心如铁石,何处不相投”
【注释】 丙戌: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初一。 起用:被朝廷重用。杜句:杜甫诗中的句子。 菌枕:用菌子做的枕头。 柴扉:柴门。 江上虚舟、梦归:指梦中乘船,泛舟而归。虚舟,空船。 不往:不回来。 东风:春风。 芳菲:芳香。 【赏析】 这首诗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是诗人在晚年的作品中表现了旷达胸襟的名篇。诗人以“人生七十古来稀”开篇,点出了题意——人生苦短,七十岁已经不多
【注释】 占得:指得到。三乘:佛家语,指三种修行的方法,即“空”、“有”、“无”。多异山:山名。玄达师:僧人的法号。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一位名叫玄达的和尚所写。这位玄达法师曾到过很多寺庙,并曾住过许多寺院,他喜欢游历名山古刹。他来到一座名山,看到山中风景十分美丽,于是决定在那里居住下来。但当他在山上住了一段时间后,又觉得那里的生活太清苦了。这时,他便下山去了。诗人为他写下此诗以示纪念。
落日放船好,秋光尚有馀。 世由拘世谛,吾自返吾庐。 过眼千峰瘦,澄怀万象虚。 侯门难得到,何以曳长裾。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落日放船好:描述夕阳西下时的美景,以及随之而来的放松心情。 2. 秋光尚有馀:秋天的阳光虽然不再像夏天那样炽热,但仍有温暖余韵。 3. 世由拘世谛:世间的规则和道理往往束缚人们的思想,难以自由。 4. 吾自返吾庐: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己内心的生活态度
丙戌元日漫兴时年七十起用杜句 其二 注释: 丙戌:即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漫兴:随意吟咏。 起用:重新任用。 杜句:杜甫的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 战胜:这里指身体上的不适。 孔:指腰带,用来束腰。 柴形:形容瘦削的样子。 煨莱菔:煨,把蔬菜放在火旁慢慢烤熟的意思。 近有邻翁送蕨薇:邻翁,邻居的老人。蕨薇,野菜。 春事渐多人事少,商量焚砚学忘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晚年生活的诗
【注释】 中宿:指初更时。归舟:乘船回家。赋得落日放船好,用张子白《和王光禄》韵:“落日放船好”即指此诗。张子白为唐玄宗开元间人,与王光禄同朝。“中宿归舟”,当是夜深人静,作者乘兴泊舟,吟咏归舟晚景。“落日放船好”意谓在落日下驾着小舟悠然地游玩,十分惬意。 雁阵长:雁阵排列成行,排得很长很长,犹如一支长队。 三禅同木石:指佛家所说的三种修行,即禅定、精进、慧眼。木石:这里代指僧徒。三禅同木石
【注释】 中宿:中途住宿。归舟:回家的船只。放船:放下船桨让船顺流而下或停泊下来。落日:夕阳。竹杖:用竹子做的拐杖。溪鸟:指小燕子。出芦花:从芦苇里飞出来。蜡屐:涂有蜡的木屐。蒲团:用蒲草编成的小圆垫子。长在家:在家闲居。凭谁辨劳逸:谁能分辨辛勤和安逸?良晤:美好的会面。阻天涯:被阻隔在遥远的地方不能相见。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乘船归途中,看到美丽的风景,想到与朋友相聚的快乐情景
中宿归舟赋得落日放船好和张子白韵 其十 落日放船好,明朝到广州。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夕阳西下时放船归航的惬意情景。"好"字用得生动,仿佛能听见水波拍打船身的声音,感受到微风拂面的舒适,让人心生向往。而明日即将到达的城市,是诗人心中的希望之地。此句不仅表达了对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落日放船好,明日至广州。 此句承接前句,将时间从此刻延展到了明天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赏析“落日放船好”一句。这句的意思是:夕阳西下,我乘舟归去,心情十分舒畅。“落日”,指傍晚的太阳,这里借代黄昏;“放船”,泛舟江上,即乘船。“好”,美好。这一句写诗人在黄昏时分驾舟南归的心情。 【答案】 译文: 落日余晖中驾小舟归去,篷窗关闭,面向明月。
【诗句释义】 落日放船好:形容夕阳下放船的情景。 枯形与影连:指船身和倒映在水中的影子连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风轻催挂席:微风轻轻地吹动着帆篷,使其快速地移动起来。 衣冷待装绵:天气寒冷,需要穿上保暖的衣物。 造物有分子:大自然有它自己的规律和结构。 劳生或未偏:生活忙碌,不一定就是不公正的。 将寻洗耳处:寻找一个可以让人安静下来的地方。 遑问定心泉:不必去追求那能够让人心静如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