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
解析: 第1-2句: 关键词:岧峣、高阁、倚岩阿 注释:诗句描述了一个高耸入云的阁楼,它依靠着岩石的边缘。 译文:巍峨的高阁依傍在山石之上。 第3-4句: 关键词:寒色、巴峡路、雨声 注释:诗句描绘了随着季节变换,天气转冷,巴峡(指长江三峡中的险要之地)的路也显得更加寒冷和艰难。同时,雨声也在淅沥作响,增加了行路的艰辛。 译文:冬天的寒气逐渐笼罩了巴渝之间的峡谷之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及效果。 “入楚贪山几倦劳,登临才觉此山高。漫愁蹇足心还怯,更笑狂标气转豪。”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入山游览,贪恋着名山,几经辛劳而不觉疲困,登上山顶,才觉得此山真高。我不禁自怜起自己那因山路崎岖而感到的胆怯,又自嘲地一笑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文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积累、理解、识记,同时要善于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思考。本题是一道古诗文阅读的题目,注意通晓诗意和思想情感,抓住关键句子理解即可。 “珠箔上银钩”,写女子绣花时的情景。珠箔是帘子,这里指女子的绣花用的帘子。银钩指银针,是绣花用的针,这里用来形容绣花的精美,比喻女子的容颜。 “春花压翠楼”:意思是说,在春天,花儿盛开
【注】 岳坟:指岳飞墓,在今浙江绍兴。 十二诏:指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的诏书。 黄龙:代指南宋灭亡。 万里銮舆:指皇帝的车驾。 松柏:指岳飞墓前的两棵桧树,相传是岳飞手植。 金剑:指岳飞墓前的一柄宝剑。 铁衣:指岳飞墓前石刻的铁骑像。 五陵:指东晋王导、谢安等五位名臣的坟墓,在河南洛阳。 离离:草木繁盛的样子。 赏析: 《吊岳坟用壁间韵》是宋朝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注释】 “艳曲”:指情意缠绵、婉约动人的诗词。 “鬓云斜亸”:形容女子头发散乱下垂的样子,也形容女子鬓发如云。 “凤钗横”:即凤钗横斜,形容女子头戴凤形发饰。 “偷折花枝傍水行”:意思是偷偷地折一枝花朵,边走边欣赏,形容女子爱怜花草,也表现女子柔情绵绵。 “恼人肠断处”:比喻令人伤感的地方,使人心肠都碎了。 “慢回娇眼笑盈盈”:意思是慢慢地回转娇嫩的眼睛,笑容妩媚可爱。 【赏析】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的情感。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明时令,颔联写别后思念友人之情,颈联写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尾联表达生死永别之痛,抒发了作者的悲伤之情。 ①三秋:一年中有三个秋天,指时间较长。 ②关河:指潼关、黄河一带。 ③故人
【释义】 美丽的女子骑马走马观花,她那如水的眼波映入鬓发。 她的半边手臂轻轻掩过粉红的胸口,挥动着长鞭横越过小江楼。 【注释】 1. 丽人走马:美丽的女子骑马行走。 2. 玉鞍初跨柳腰柔:刚跨上雕饰华丽的马鞍,美女的腰肢显得那么柔软。 3. 娇眼如波入鬓流:美女的眼睛像波光一样美丽,仿佛能流入美人的鬓角。 4. 翠袂半将遮粉臆:她的半边手臂轻轻掩过粉红的胸口。 5. 掉鞭横过小江楼:挥动着长鞭
注释: - 艳曲 其三:这是一首描绘女性在室内静思的诗歌。 - 金铺:金饰的门屏,用以装饰门扇。 - 闲掩:闲置地关闭。 - 绣帘低:低垂的刺绣窗帘。 - 轻打银筝:轻柔地弹奏着银色的筝。 - 坠燕泥:落下的燕子和泥土。 - 忆昔:回想过去。 - 花间:花丛中。 - 初识面:初次见面时相见。 - 倚屏:靠在屏风上,形容女子静静地坐着。 - 无语捻云篦(bì):默默无语,轻轻地捻弄着云鬓上的发丝
【注释】 艳曲:艳歌。金凤钗头:指妇女头上插着的用金装饰的发钗。逐步摇:缓缓地摆动。花如双脸:形容花朵像女子的两颊。柳如腰:形容柳条像人的腰身一样细长柔美。最怜:最爱。长袖:袖子很长。风前弱:在风中摇曳柔弱。拽住仙郎尽放娇:意思是说,把衣袖拽住不让风吹动。仙郎:仙女般的人。娇:娇媚、美丽。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女性的美丽和妩媚的诗词。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性的美貌与魅力
【注释】 赋:诗。 落叶:指飘零的黄叶。 乱纷纷:形容黄叶纷飞的样子。 林间:指树林里。 送君:送别朋友,表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还愁:担心。 独宿夜:独自在夜晚住宿。 孤客:指单身旅客。 最先闻:形容声音传播得最远。 【赏析】 这首小诗写的是诗人在秋天看到落叶纷纷而下的情景,由此而想到自己即将离开这个曾经生活过、而现在又要离开的地方。诗人以落叶为意象,表达了他对朋友离别时的那种不舍与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