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
神鳌屹立戴崔巍,此地曾经几劫灰。 宝藏虎归风撼树,碧潭龙去水生苔。 云移塔影横江口,船载钟声出浪堆。 独倚阑干飞鸟外,不知身世是蓬莱。 译文: 在金山寺,我独自倚靠在栏杆旁,望着远方飞翔的鸟儿。虽然身处世俗之中,但内心却如同置身于仙境蓬莱一般。金山寺中的景致让我感到仿佛回到了古代,那些传说中的神仙故事仿佛就在眼前上演。金山寺中的建筑和雕塑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诗句如下: 曲径幽人宅,藩篱插槿齐。 译文:曲折小径通向隐士的居所,门前栅栏旁槿树排列整齐。 注释:此句描述了张应鹤郊居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特点,曲径象征着隐秘和优雅,幽人宅则暗示了主人的隐居生活。藩篱插槿齐描绘了庭院布局的精致与和谐。 赏析:首句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通过“曲径”和“藩篱”,诗人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注释: 过坤上人居:拜访坤上人的住所。 野寺夕阳边:在郊外的寺庙,夕阳映照下显得格外寂静。 香床坐入禅:坐在香床上,进入了禅意的世界。 龙宫连栋宇,世界接人天:形容坤上人住所的宏伟,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与人间相连。 宝叶交香雨,鲜云抱石莲:形容坤上人住所周围的景象,叶子和香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鲜云则像拥抱着石头般的莲叶,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浮名竟何益,心赏独泠然
题天台图寄怀林介夫 锦瑟惊弦破梦频,无因重见玉楼人。 鸟啼云窦仙岩静,梦入天台石路新。 芍药比容花比貌,暖烟如粉草如茵。 人间只道三山远,犹隔千山与万津。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锦瑟惊弦破梦频:这里使用了“锦瑟”和“惊弦”两个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内心的不安。"锦瑟"通常指代美好的事物或情感,而“惊弦”则暗示了突如其来的变化或意外的打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某种原因突然醒来
折杨柳 袅袅城边柳,相思几度攀。 不颦复不语,长望独长叹。 露叶凝愁黛,垂条拂髻鬟。 落花相与恨,不断若连环。 译文: 城边的柳枝随风飘动,我多次攀折思念你。 你既不皱眉也不说话,我只能独自长叹。 清晨的露珠凝结在柳叶上,就像你眉心的愁苦。 垂下的枝条轻轻拂过你的发鬓,就像你在为我牵挂。 飘落的花瓣仿佛是你对我无尽的怨恨,就像一条没有尽头的锁链。 赏析: 这首诗以折柳为媒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下面是逐句的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桃川:指代某个地方或某个特定的地点名称。 2. 芳杜生远屿:芳杜指的是芬芳的杜若草,生远屿则意味着生长在遥远的岛屿上。这里形容岛上生长着繁茂的杜若。 3. 残霞映细流:残霞指的是夕阳下的晚霞,细流则是指细小的水流。这里的描述可能是在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细小的河流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读懂诗的内容,把握诗的意境及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运用了哪些手法,如:修辞、表现技巧等;最后点出该诗在内容、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及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其艺术手法及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诗人在兵乱之后,寄怀友人郑平山冂时所作。前四句写自己羁留他乡,怀念故国之情
注释: 1. 病多慵引架书看:身体虚弱,懒得去拿书架上的书来看。 2. 双袖龙钟泪不干:两袖像龙一样强壮,但眼泪仍然止不住的流淌。 3. 世态炎凉随节序:世态变化无常,随着四季更替而改变。 4. 人情反覆似波澜:人的喜怒哀乐如同波涛起伏,变幻莫测。 5. 溪风送雨过秋寺,山鸟将雏傍药栏:溪边的风吹散了秋天的雨,山鸟带着幼雏靠近了药园。 6. 同学少年多不贱,独将衰鬓客秦关:同学们大多都很有地位
【注释】: 1. 携歌者访方氏不遇:带着歌声的人去探望方氏没有遇到。携歌者,即携带着歌声的歌手,这里指一个唱歌的人。方氏,人名,姓方的人家。2. 白日移歌袖,空斋不见君:太阳移动了,歌声也随风飘扬,但空荡荡的书房中却看不到你的身影。 3. 岩声中谷应,人语隔溪闻:山中的回声和溪水的声音相互呼应。人们的话语隔着小溪传来。4. 断壁分垂影,回沙拥籀文:断壁上的影子被分成两截,流沙包围着甲骨文。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第一首。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下面是逐句翻译: 1. 仗节平临虎豹关,旌旗摇曳万重山。 【注释】:仗节:执剑;平临:登上;虎豹关:指地势险峻的地方;旌旗:指战旗;摇曳:随风摆动。 【赏析】:此句描写了诗人登上险峻的山关,手持宝剑,面对千峰万岭的景象。这里的“仗节”和“平临”表现出诗人英勇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