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羁客尚飘蓬,故国荆扉在梦中。
笛怨柳营烟漠漠,马嘶山店雨蒙蒙。
风尘荏苒音书绝,人物萧条市井空。
珍重仙曹旧知己,不知闲醉与谁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读懂诗的内容,把握诗的意境及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运用了哪些手法,如:修辞、表现技巧等;最后点出该诗在内容、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及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其艺术手法及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诗人在兵乱之后,寄怀友人郑平山冂时所作。前四句写自己羁留他乡,怀念故国之情。“自怜羁客尚飘蓬”写自己漂泊异乡,像蓬草一样随风飘扬,“故国荆扉在梦中”,用典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后四句写自己战乱流离的悲苦。“笛怨柳营烟漠漠,马嘶山店雨蒙蒙。”描写了旅途中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渴望归家的情思。“风尘荏苒音书绝,人物萧条市井空。”抒发了自己战乱流离,音讯隔绝,人地生疏的哀伤心情。末四句写自己对旧友的珍惜之情。“珍重仙曹旧知己,不知闲醉与谁同。”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答案】
①首联:“兵后高邮道中”交代了送别的地点。②颔联:“自怜羁客尚飘蓬”“故国荆扉在梦中”,以羁旅思归之情起兴,表达了作者因战乱流离而对故乡的无限思念。③颈联:写途中所见所闻。“笛怨柳营烟漠漠”写笛声悠扬,但无人欣赏,只能发出怨恨之声,渲染了凄清的气氛;“马嘶山店雨蒙蒙”则写行役之人马嘶声中夹杂着山店细雨之声,渲染出一片凄凉的氛围。④尾联:“珍重仙曹旧知己,不知闲醉与谁同”表达作者对老友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感伤之情。
赏析:
这首七律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当时诗人因参加永王李璘事件被贬为循州(今广东龙川县)司户参军,又因事下狱,后获释任衡州(今湖南衡阳)司法参军。此诗即作于这期间。诗中抒写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以及内心的矛盾痛苦。首联“兵后高邮道中寄怀郑平山冂”,交代了送别的地点。颔联“自怜羁客尚飘蓬”和颈联“笛怨柳营烟漠漠”写羁旅思归。首、颔两联连用两个比喻,将诗人比作飘荡无定的孤蓬,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苦。颈联“马嘶山店雨蒙蒙”则写行者之苦,渲染出一片凄凉的氛围。尾联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感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