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
注释: 涤暑高风至,中分白露微。 草肥宜牧马,林薄好行围。 水向阶前注,峰排云外稀。 斜阳临帐殿,晚色秘天机。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季田野的宁静美景,诗人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走出郊外欣赏丰收的果实,心情十分激动和喜悦。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涤暑高风至,中分白露微。 - "涤暑":驱散炎热的暑气。 - "高风":指凉爽的风。 - "中分":指秋天的白露时节。 - "白露微"
【译文】 秋季农事收获的时节已到,丰收的喜悦心情难以言表。 柴门欢歌庆祝再次获得丰收,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人烟中弥漫着喜庆的色彩,霜降的树木上杂着微红。 极目远眺山川的高低景致,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 【注释】 1. 节届商秋早:节,节气;商,农历八月;商秋,指秋季。 2. 农忙屡岁丰:农忙,农忙时节;屡,多次;岁丰,一年丰收。 3. 柴门:用木条和土坯建造的门,简陋。 4. 比屋
舟中鼓琴 蓬窗听绿绮,月影映船遥。 静里宫商别,风前律吕调。 雁飞遥集渚,鱼跃欲乘潮。 雨歇苔犹湿,应知助麦苗。 译文: 在船中弹奏琴曲,我透过蓬草编成的窗户聆听琴声,那琴声如同绿绮般悠扬动听。月光洒在船上,映照出一片宁静的景象。在这寂静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音乐中的各种音调,仿佛它们都各自独立于宫与商之间。 微风吹过,琴声也随之起伏波动,律与吕的调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谐。远处
茂林叶未黄,宾雁始成行。 后队分山出,前旌越岭扬。 鹿鸣秋草盛,人喜菊花香。 日暮帷宫近,风高暑气藏。 注释:树叶还没有变黄,大雁已经开始排成一行。后面的队伍从山上飞出,前面的旗帜越过了山岭飘扬。秋天的鹿在草地上鸣叫,人们喜欢菊花的香味。太阳落山时,帷幕般的宫殿已经很近了,风高暑气也藏了起来。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诗人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丽和宁静。首句“茂林叶未黄
晚夏偶成的译文 夏日炎炎,草木葱茏茂盛,青榛树的果实刚长出来,郁李花开渐显微红。 草药香气弥漫了小径,荷花等待晚风的到来盛开更艳。 莫愁秋雨临近,但愿年岁丰饶,盼望着丰收的季节。 倚栏频频观看庄稼,看见老翁银须飘飘,心中欢喜。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天景色的小诗,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状态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句“青榛方作粒”,以青榛树为画面背景
待曙迎新节,辞寒忆旧时。 风光忽瞬息,岁月急星驰。 少小劳宵旰,中年按古规。 精力虽云惫,衷肠坚不移。 注释: - 待曙迎新节:等待天亮迎接新年的节日。 - 辞寒忆旧时:告别寒冷怀念过去的时光。 - 风光忽瞬息:风光景色突然变化。 - 岁月急星驰:岁月像流星一样飞逝。 - 少小劳宵旰:年少时忙于国事。 - 中年按古规:年岁渐长,遵循古代规定行事。 - 精力虽云惫:尽管精力衰竭。 - 衷肠坚不移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春雨中耕作的情景。诗人详细地描述了雨水滋润麦田,使土地肥沃的景象。他的心情与农民相似,都承受着生活的困苦和劳累。然而,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希望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不再为生活所困扰。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滋麦如酥雨,空蒙入土膏。 注释:滋润的雨水像酥油一样细腻,使泥土变得松软肥沃。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雨水如何滋润大地,使得土壤变得肥沃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络纬养至暮春:络纬是一种昆虫,它到了晚春时节才开始孵化和养育后代。这里用“养”字来比喻春天的生命力和活力。 秋深厌聒耳,今得锦囊盛:秋天已经很晚了,蝉鸣声让人心烦。但如今,我找到了一个像锦囊一样的容器,用来盛放那些讨厌的声音。这里的“锦囊”象征着一种安静的环境或物品,可以用来抵御外界的噪音。 经腊鸣香阁,逢春接玉笙:在腊月(农历十二月)的时候
诗句解读 1 春水满四泽:春天的水漫过了所有的水域。 2. 条风拂春水,碧涨绕烟岑:微风吹过,春水波光粼粼,水面上雾气缭绕。 3. 梅萼先知暖,林梢渐覆阴:早开的梅花最先感觉到温暖,树梢渐渐被雾气遮蔽。 4. 柳舒鸣好鸟,渚静习时禽:柳枝舒展,鸟儿鸣叫,湖中的水鸟静静地觅食。 5. 韶景融和处,潜窥造化心:美好的景色融合在一起,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译文 春天的湖水满溢了四周
【赏析】 此诗首联写日出,次联写日落。三联写日中之景。尾联写日暮时分的景色。全诗以“时”字为经线贯穿,描写了一天之中太阳从升起到落下的全过程,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清露知时转,纤云却暑回。 清晨,晶莹的露珠随着太阳的升起而逐渐消散,轻盈的白云也渐渐散去。 豫游临石磴,杂踏过河隈。 在山石上散步,在河岸边徘徊。 潭静鱼吹沫,林疏鹿印苔。 清澈的潭水里,鱼儿跃起留下波纹;稀疏的树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