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
【注释】 受祉林泉颐养年:受到林泉之福,颐养天年。 世家耆德自天全:世家世代都是有德行的。 少时:年轻的时候。 登三殿:登上了三大殿。 久任:长期任职于某地。 吴淞:今上海县南。 九阡:指松江一带地区。 行俭:指陆行俭。 铨衡:指吏部尚书。 广平才藻:即文采。 修龄喜得人间寿:修龄,指陆行俭。喜得,喜欢。人世,人间。修龄,长寿。 雪作须眉兴欲仙:雪花飘落,胡须眉毛都好像要化成神仙一样。 【赏析】
潘育龙将军久任封疆大吏,故存问赐诗以慰。 少年时勇敢作战开启元戎之门,长期在三秦之地坚守铁石之躯忠诚于国。 守卫国土、防御边陲需要壮阔的谋略,披坚甲战敌阵展示出彤弓的威力。 天下太平之时应当珍惜老臣仍在,用竹帛记录功绩以回报过去的贡献。 白发苍苍仍心怀壮志,希望延续福泽以感激恩情隆厚
江南诸臣 廿载安澜自有因,河干临幸至于频。白首常思善后策,青畴每念力农晨。移风实赖封疆吏,化俗无劳专事臣。吴越山川犹在目,虽忘多景不忘民。 一、逐句释义与关键词注释 1. 廿载安澜自有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二十年治理河流平静的自信和满意。"廿载"指的是二十年,"安澜"是指河流平静,没有波澜,"自有因"意味着这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这里可能是指长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成效,河水得到了控制。 2.
【解析】 题干为“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明确具体的赏析方向及要点。根据题目要求,首先指出每联的关键字词,并简要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最后进行总结即可。注意要言之有物,不能脱离诗文原意。 此诗是一首七律,首联写诗人在暑将退时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清潭 - 清澈的池塘。 2. 一潭清冷拂游尘 - 整个池塘水面清澈,寒冷而寂静。 3. 活水源头可问津 - 活水从源头涌出,寻找它需要询问。 4. 静处定知无复浪 - 在安静的地方可以知道没有波浪。 5. 动时须认养潜鳞 - 当池塘中的水开始流动时,需要认识并照顾那些隐藏在水中的鱼。 6. 临流能解薰风意 - 站在水流旁能感受到吹来清凉风的感觉。 7. 对景先愁涝雨频 -
诗句释义与赏析: 五十三年冬至斋戒作 - “五十三”和“冬至”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特定时间点(例如冬至期间的一次斋戒)。 - “斋戒”在古代是佛教徒进行的一种宗教仪式,通常用于净化心灵、准备修行。此处可能是指某个重要的精神或道德修养的时期。 - “作”字在这里可能是创作或书写的意思,表明这首诗可能是在那个特定时间点创作的。 姤复生生已浑同 -
【注释】 浙闽:指浙江省和福建省。范时崇:时任浙江、福建总督。陛见:皇帝召见大臣。回任:回京任职。翼唐九佐:辅佐唐朝的九位重臣。开天:开创天下。论道三台:在三台讲论治国的道理。识国桢:识别国家栋梁之材。握管:执掌笔杆,喻为文翰。文学馆:指翰林院。持忠:坚守忠诚。岁寒:比喻忠贞不渝。栋梁祖干:祖辈是家族中的重要支柱,这里指范时崇。家声重:家族声望很高。兰桂孙枝:兰桂,比喻子孙昌盛。令誉清
降衷天命同仁性,气质多偏亦有全。 译文:顺应天地的本性去修养性情,虽然天生的气质中有偏颇,但只要努力也能达到完美。 注释:降衷天命:顺应天地的本性。同仁性:修养性情。气质多偏:天生的气质中存在偏颇。亦有全:即使有偏颇,只要有努力也可以达到完美。 人十已千知自勉,参三列九授师传。 译文: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已经知道如何自我勉励,学习了三列九的学问,并得到了老师的传授。 注释:人十已千:通过学习和实践
玉花泱漭近春和,步辇平明回陌过。 村老凭门吟里曲,行人载道咏寒歌。 无尘远视山横塞,破冻齐驱马渡河。 盈尺王畿皆作瑞,龙沙惟虑雪霜多。 译文: 玉花璀璨,近春暖和,皇帝步行回京。 村里老人在门口吟唱着家乡的歌曲,行人在路上载歌而行。 远处看无尘的山横亘于边塞,破冰的马儿一同渡过黄河。 一寸方圆的京城都成为吉祥之兆,只有龙沙之地担心雪霜太多。 赏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培养丛篁多历年 - 这句话表达了种植和培育竹林多年后的成果。"培养"意味着精心照料,"丛篁"指的是茂密的竹林。"多历年"表明经过多年的精心培养。 - 注释:竹子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已经长成茂密的竹林。 2. 竹窗抱节绿云鲜 - 描述竹林茂盛的样子,如同绿色的云朵般。"抱节"形容竹子挺拔有力。 - 注释:竹林茂盛到仿佛是绿色的云层,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