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槃
扬州怀古 离宫行乐拥霓旌,谁料当年谶已成。 彩仗晓花空结恨,画楼初月独含情。 龙归汴水金瓯覆,骏没辽云玉轴倾。 惟有垂杨依旧堞,春来犹自转啼莺。 注释: 1. 离宫行乐拥霓旌:指的是帝王在离宫享乐,旗帜飘飘。霓旌,指彩色的旗帜。 2. 谁料当年谶已成:意思是没想到当年预言已经成真。谶,指预示吉凶的话语。 3. 彩仗晓花空结恨:清晨的花木因被彩旗装饰而显得更加鲜艳,但是没有人欣赏,反而让人产生遗憾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对所给的三句诗进行分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描写了诗人在镇海楼眺望远天时所见之景,最后一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第一句“镇海楼高锁暮烟”,写镇海楼高耸入云,烟雾缭绕
【注释】 樵山:位于今广东新会县境内,又名西樵山,为粤中名胜。巀(juàn)嶪(wěi):高耸。纤:细。岩光:指山峰上反射的阳光。玉女云:指山上的云雾。飞翰:飞翔的神马。道君:道士。 【赏析】 这是一首游山诗,写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诗人在赴任前游览了樵山,写下这首诗以记之。 首联“一望樵湖野水分,奇峰巀嶪绝纤氛”,写的是远望景色。从樵山脚下仰望,只见一片汪洋如湖水,与四周的青山浑然一体
闻砧 露下秋林木叶稀,邻家砧杵韵初飞。 三秋塞北悲传檄,十月江南始授衣。 敲落夜灯浑不断,梦回孤枕觉犹非。 闺中少妇劳相讯,为问征人归未归。 注释: - 露下秋木:秋天的露水打湿了树木,意味着天气转冷。 - 林叶稀:树林中的树叶稀疏,说明秋季已经到来。 - 邻家砧杵:邻居家的杵声,象征着劳作的生活。 - 韵初飞:声音刚开始响起。 - 三秋塞北:指冬季,因为北方在冬天比较寒冷。 - 悲传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借助全诗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并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作答。“登镇海楼”是全诗的标题,也是全诗的中心。诗人登上了镇海楼,看到了秋天的景色。秋风萧爽,正登楼。琪草琼花映宝邱。登上高高的楼台,看到远处的琪草琼花,映照着宝山。槛外星辰临曲牖,月边雕鹗起清秋,槛外,指楼前,窗外,指楼后,曲牖,曲折而小的窗户。从楼前看,有星星;从楼上看,有雕鹗。雕鹗
海珠其二 银海光芒宝镜浮,梵宫深郁起琼楼。 神光暖护摩尼室,灵树长生聚窟州。 上界苍茫元气合,中流突屼水云浮。 冯虚我欲乘风去,直跨金鳌绝顶头。 注释: - 银海光芒宝镜浮:银色的海水像一面宝镜一样闪耀。 - 梵宫深郁起琼楼:梵宫深邃幽静,宛如一座座琼楼矗立其中。 - 神光暖护摩尼室:神明的光芒温暖地守护着摩尼(佛教)寺庙。 - 灵树长生聚窟州:神奇的大树象征着长生不老,它们聚集在石窟之中。
【注释】 过梅岭:从梅岭经过。梅岭在今江西石城,山势险峻,景色秀丽。 悬萝:垂着的藤萝。攀磴(dèn 登):攀登石阶。芳林:芳香的树林。敬谒(jì jié 敬见):恭敬地拜见。人龙,指山中之龙,这里比喻山中隐士,诗人仰慕之情。再整簪:又整理了发髻。 宝刹:寺庙。飞时,即佛寺落日之时。山磬(qìng 庆):寺院里的木鱼声。落,指敲击。玉猿啼处,意指猿猴啼叫之处。岭云深:指山峰云雾缭绕。 黄阁
闻雁 芦花淡白水微茫,又听雍雍旅雁翔。 几点乱云迷洛浦,数声和月起潇湘。 蹉跎故国家千里,迢递乡音字两行。 楚水吴山旧时路,年来何事竟忙忙。 【注释】: ①雍雍:雁叫的声音。洛浦:指洛阳附近地区。潇湘:湖南的古称。②蹉跎:虚度年华。③故国:故乡。④迢递:遥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听到雁叫声后写下的。诗人听到雁鸣,联想到自己的家乡,想到故乡的亲人,想到自己虚度年华,不禁感慨万千。全诗以雁为线索
【注释】 海珠:地名。在今广州东郊。 惠休:晋朝诗人,字休远。 青云色:指天河的青白色云气。 黄木津:指黄河渡口。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广州海珠岛时所写,描绘了诗人游赏海珠美景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排浪来孤艇,看花到水滨”,写诗人乘着小船,在海上航行。“排浪来孤艇”中的“排浪”即波浪,“孤艇”指的是一叶小舟,这里暗指船行波涛之中。“看花到水滨”则写出了诗人观赏江边的花景。“射龙谁入梦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以下是对其诗句的解释: 1. 镜宇:镜子中的宇宙。 2. 法宝藏灵府:佛教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佛性所生,都是佛性的显现。 3. 员光澈上穹:明亮的月光穿透了天空。 4. 尘埃何处染:尘埃是微小的物质,无法被阳光照射到的地方不会被阳光照射到。 5. 色相本来空:世间万物都有其本质,即“色”,但“空”则是它们的本质。 6. 普照诸天外:阳光普照大地,无所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