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秋林木叶稀,邻家砧杵韵初飞。
三秋塞北悲传檄,十月江南始授衣。
敲落夜灯浑不断,梦回孤枕觉犹非。
闺中少妇劳相讯,为问征人归未归。
闻砧
露下秋林木叶稀,邻家砧杵韵初飞。
三秋塞北悲传檄,十月江南始授衣。
敲落夜灯浑不断,梦回孤枕觉犹非。
闺中少妇劳相讯,为问征人归未归。
注释:
- 露下秋木:秋天的露水打湿了树木,意味着天气转冷。
- 林叶稀:树林中的树叶稀疏,说明秋季已经到来。
- 邻家砧杵:邻居家的杵声,象征着劳作的生活。
- 韵初飞:声音刚开始响起。
- 三秋塞北:指冬季,因为北方在冬天比较寒冷。
- 悲传檄:悲伤地传达军令。
- 十月江南:南方的十月,气候温暖,适合穿衣服。
- 敲落夜灯:夜晚灯火被敲打,意味着有人在忙碌。
- 梦回孤枕:半夜醒来睡不着觉,躺在枕头上。
- 犹非:仍然不是。
- 闺中少妇:家中的年轻女子。
- 为问征人:询问远方的人是否回来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亲人和战争的感受。首句“露下秋木”点明了时间是秋天,天气开始转凉。接着“邻家砧杵”描绘了邻居家中传来的捣衣声,象征着劳作的生活和季节的变化。第三四句“三秋塞北悲传檄,十月江南始授衣”通过描述不同地区的不同生活状态,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最后两句“敲落夜灯浑不断,梦回孤枕觉犹非”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失眠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关心和牵挂。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