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普
【注释】 笋 其一:笋,即竹笋。笋作羹比菜味浓,入市价钱贱如泥。敢为此暴殄(tiǎn),只为不思惟(wéi)。 昔在燧人前,真风犹未漓(li)。 人间珠抵鹊,天下凤为鸡。 南方即此宝,南人独尔迷(mí)。 朝吟渊明菊,夜诵首阳薇(huī)。 悠悠今古人,无复知德希。 【译文】 竹笋做汤味道比蔬菜还浓,进入市场却贱得如同泥土。 敢这样糟蹋这宝贵的竹笋,只是由于不思考的缘故。 从前燧人氏以前的时代
【解析】 此诗为诗人在水车旁观感而作,写水车对农田水利的重要作用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全诗八句,每四句一韵,前四句为第一韵,后四句为第二韵。首联“远观骤倾泻,近看避沼溅”写水车轮转时水流的样子;颔联“陂渠虽隔绝,流水足怜羡”写水车与陂渠的关系;颈联“云雨尽虚无,千亩自葱茜”写水车带来的益处;尾联“逸逾他百倍,劳止岁一缮”写水车给人带来的方便和好处。 译文: 远远地看去,水轮急速地转动
诗句:造化运可见,浑天何用仪。日月转两毂,阴阳分四时。化育出万形,加之成气姿。倚筇看生意,莫测其神奇。 译文:大自然的力量是可见的,何必要用浑天仪来观察呢?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旋转,形成了昼夜更替。万物都由自然的力量塑造而成,展现出各自的风貌。我拄着拐杖欣赏大自然的生机,感叹它的神奇之处。 注释:造化运可见:大自然的力量是可见的。造化:大自然,自然界。运:作用、影响。可见:可以看见。 浑天何用仪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文公书厨 含英咀华 - 诗句释义: 这里指的是孔子的书房,含有文学和哲学的智慧。"含英咀华"是一个成语,比喻品味或吸收精华。 - 译文: 孔子的书房里充满了文学和哲学的智慧,我们在这里品尝其中的精华。 2. 圣心天地蕴,言语其精华。 - 诗句释义: 圣人的内心如同广阔的天地一般包容万物,而他们的话语则是这些智慧和美德的精华。 - 译文: 圣人的内心广阔如天地,包容万象
这首诗是韩愈的《原毁》,表达了作者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以及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 我们来看看第一句:“文公书厨 百家其承”。这是一句很有深意的话,其中“文公书厨”指的是孔子,而“百家其承”则是指儒家学派的传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儒家学派就像是一个书橱,里面装满了书籍和知识,这些知识就是儒家学派的根基和传承。 我们看到第二句:“仁以生为道,岂不在子孙。”这是一句很深刻的话
冬华一夜霜(注释:冬天的夜晚,雪花如霜)孝文且如此,何况景武皇。 申辕见汉武,席不暖客床。(注释:申辕是汉代人,他在汉武皇帝面前见到过他,发现汉武的座位上没有铺着暖床。) 昭昭万古监,赵绾与王臧。(注释:赵绾和王臧都是汉朝的大臣,他们的行为被万世所注视。) 当时蒲轮至,老稚皆腾骧。(注释:当时的汉武帝曾用蒲草做的车轮到过各地巡游,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非常高兴。) 焉知青云路,转眼成灾殃。(注释
水车 人为万物灵,无处不可见。 天地生物心,得人始周遍。 有心郑国渠,关中为富衍。 三十六陂流,江南谷为贱。 况如禹沟洫,流注周丘甸。 是皆人所能,区画固为善。 有力皆必为,有知悉能辨。 亦可展经纶,未足穷圣彦。 有如一隅地,同出天地奠。 未尝阻耒耜,亦堪致芬荐。 陂塘不能及,桔槔亦非便。 凿井设辘轳,祇益增疲倦。 何人静中眼,潜窥出灵变。 种种田器中,众美独车擅。 鸠集群朴樕,搆以天丝线。
诗句释义: 1. 文公书厨,永言宝之 - 这一句指的是文人的书架或书柜,用来储存书籍。"永言"是说这些书籍被珍视和重视,"宝之"则意味着珍贵。 2. 世人多可笑,蜣丸富收拾 - "蜣丸"是指粪球,这里用来形容那些追求财富和物质的人。"可笑"表示这些人的行为让人感到讽刺和不满。 3. 复有一般人,燕居加什袭 - "燕居"指的是闲暇无事时的生活状态,"什袭"是指把东西包得非常严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理解诗句中关键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来理解即可,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文公”即孔子。“匪金满籯”意为不是满箱黄金,“人皆爱子孙”意为人们都喜欢子孙后代,“贻遗无不至”意为给子孙留下的遗产没有不充分的,“苟无深远心”意为假如没有长远的打算,“率以害为利”意为总是把损害当做利益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文公书厨惠我光明释氏矜传灯老庄抱生白自言摩尼珠谁知黑如漆荀杨不识性依旧如夜行万世真日月四书与五经 译文如下: 在文公的书厨中,我得到了智慧和光明。 释迦牟尼和老子都以传授光明为己任,但他们所持的光明却如同黑夜中的灯火,难以照亮世界。 他们自称为摩尼(即“明珠”),然而世人却不知道他们的光明其实比漆黑更黑。 就像荀况和扬雄这样的人,他们虽然有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