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原湘
【解析】 “志喜”即《如约志喜》,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作,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此诗是诗人在赴福州任宁海军掌书记时写的一首抒怀之作,表现了诗人坚守节操、不与俗世同流合污的思想境界和高尚情操。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对仗工整,语言简练。 第一句“守约如山定不更”,意思是守约就像高山一样坚定不移,不会有所改变。“守约”指的是遵守诺言,“如山”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定不更”指坚决不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意思进行归纳分析,可按以下步骤: 第一步,要理解诗中重要字词的含义; 第二步,要理解诗意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第三步,要结合题目要求和提示进行赏析。 本题中,“闻郎声息翠帘开”一句的意思是听到郎君的呼唤,就打开窗户看外面是什么人。“潜踪”是暗中跟踪的意思。这句诗描写的是女子听到男子呼唤
注释: 1. 才傍仙舟语未交:刚刚靠近仙人的船,还未来得及交谈。 2. 星眸早已隔帘招:眼睛明亮如同星星一样,已经隔着帘子在招呼我了。 3. 有人先我停兰桨:有人比我先停下了船桨,准备划水。 4. 半晌何曾见阿翘:半天时间过去了,竟然没有见到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船上与仙人相遇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变化。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
【注释】 画舫:指游船。潜移:悄悄移动。傍:靠近。曲池:弯曲的池塘。西施:春秋时美女,以美色著称。玉清:即玉帝,道教尊神。重追:再追。 【赏析】 这首诗是咏史之作,借咏兰舟泛游,暗寓对唐明皇与杨贵妃事的讽谕。诗中“烟波何处觅西施”化用杜牧《遣怀》诗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之意,暗喻唐明皇沉湎声色,不理朝政;“玉清纵使重追著,错过良缘已片时”则暗含了对李、杨两人事的评价:李、杨虽为夫妻
【注释】 娇:美丽。瞋(chēn):生气的样子。却:又,再。飏(yáng)开:飘扬。乍(zà):刚刚。香雾:香气弥漫如雾。 【赏析】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诗。全诗以热恋中的女子的口吻写她对情郎的思念之情。 我对你的情意深而难测;次句是说,越是依依不舍越是要飞跑开去;三句是说,你刚与我欢爱时满身的香气近了人,我不禁想起了我们欢爱的日子。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倒装的手法,使诗歌更加委婉动人、富有情趣
【注释】 黄初:三国魏文帝曹丕年号。公元220年—226年;白下:指南京,古称金陵。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赏析】 这首诗是题于小仓山房的。小仓山房,在今南京市南郊。作者通过咏史抒怀,抒发了对故国沦亡的无限感慨。 首句“黄初词赋空千古”,以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开始,至南朝陈后主灭亡而止,其间经历了近四百年的漫长岁月。这两句意思是说,从那时起
【注释】 齐纨:一种细绢,质地洁白。妙剪裁:指团扇上画工的巧手裁剪。画眉窗下影徘徊:指团扇上的画眉像在月光下徘徊。天边月:指团扇上有嫦娥奔月的图样。素手:白绢的手。 【赏析】 此诗是题咏团扇的名作,诗人用“皎洁”、“妙剪裁”、“画眉”、“窗下影徘徊”等词语,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如诗如画的境地。 “皎洁齐纨妙剪裁,画眉窗下影徘徊”,首句写团扇的制作工艺之精美
注释:今生也算宿缘深,即使花朵分开枝桠,但仍然有一颗心。成为人间真正的伴侣,相互怜惜反而担心不如现在。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爱情的执着和担忧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未来的爱情,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忧虑。诗中“今生也算宿缘深”一句,暗示了诗人与爱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缘分。而“修作人间真伉俪,相怜转恐不如今”一句,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人希望两人能够长久相伴
迷香小洞曲珑玲,衣染幽兰叶叶馨。 脩到今生兼福慧,亲题诗上照春屏。 注释:迷香小洞是形容香气扑鼻的美丽地方。玲珑指的是小巧玲珑,这里形容洞里的风景。幽兰叶叶馨是说衣服被幽兰的香味所覆盖,每一片叶子都充满了香气。脩到今生兼福慧,意思是说今生能够修得福慧双全。亲题诗上照春屏,意思是亲自在屏风上题写诗作,让春天的美景和诗一起映入眼帘。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让人陶醉其中。同时
七百年事如秋烟,劫灰中有不死仙 孙原湘的《题姜白石像》是一首充满历史沧桑感和文人墨客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精湛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人物姜白石的形象,展现了他一生的辉煌与坎坷。 “七百年事如秋烟”,这句话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姜白石所处的时代背景,仿佛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而他如同秋日的烟雾一般飘渺而永恒。这里,“秋烟”不仅指代时间的流转,还暗示了姜白石经历的沧桑和沉淀。 “劫灰中有不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