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原湘
赠朱秋坪明经即题其洗砚图 南梁北刘无昔人,后来更推蔡与陈。 钟溪既老德清病,纷纷馆阁推麒麟。 朱君少有临池癖,日闭萧斋抚古迹。 杀尽山中紫兔毫,洒残绝域金壶墨。 五十头颅鬓骚屑,染翰朝朝腕欲折。 骆驼桥西片纸出,人道风神似松雪。 吾乡书法溯二冯,翁张汪邵谁雌雄? 绝伦虽无羲献迹,古法未失钟胡风。 自从俗书逞姿熊,子弟家家学姚派。 瓣香祇识奉华亭,笔阵谁知求晋代。 君今僻居临水村,罗列金石娱朝昏。
书杨忠悯公张夫人疏 吉祥善事宁有此,夫作忠臣妇代死。事虽未成志则尔,一疏煌煌播西市。 天河钓叟紫极翁,沉香叶冠翊赞功。燎原之火倒海水,小儿鼾卧东楼东。 文管家,武管家,黄金鬻爵不肯赊。赵家儿,鄢家儿,白日鬼蜮行其私。 除我疡,杀南塘。比翟方,杀同乡。下有杀人子,上事好杀皇。 椒山剌剌不晓事,十罪牵连二王字。一鸾已困况百鸾,风吹枷锁倾城观。 窜张经尾取上旨,明杀谏官自此始。尧斋英明四海钦
【注释】 明月出海先上楼,我楼况在高山头。 开窗放出白云去,风帘尽控双银钩。 一丸才过高松顶,屏风乱泻虬龙影。 摊书不用青藜然,碧空自有明珠悬。 黄高峰头云浪涌,金鳌峰背沧波动。 山下万顷云海铺,天心一丝云气无。 清光愈高读愈苦,月照书丛月色古。 仙巢惊起老鹤舞,窗中不知月已午。 露珠瑟瑟风泠泠,屋角余挂三四星。 冰轮欲西还倒行。 似怜读书声好听。冷光一线射人面,射月眼光亦如电。 明月不落读不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万木畏枯枯则薪,一株独以枯见珍。神斤鬼斧不敢近,忠义之气缠其身。 注释:其他树木都害怕枯黄,唯有这棵孤独的柏树因枯萎而显得珍贵。即使是神仙的神工鬼斧也不敢靠近它,因为它身上缠绕着忠义之气。 2. 蛟虬翠郁风波亭,一夜号泣枯精英。奸邪气横正气绝,感愤物理同人情。 注释:这棵柏树就像蛟龙一样郁郁葱葱,在风波亭上一夜之间哭干了它的精华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闺人团扇》,作者是元稹。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团扇的诗。 下面是逐句解释: 1. 秋天薄如纸欲飞,秋云乱卸秋罗衣。 秋天的天空薄得像一张纸一样,云彩像秋罗衣一样飘动。 2. 碧空无人紫箫响,灵风来往皆真妃。 碧空万里没有人影,只有紫箫在吹响,那风就像真的妃子一样飘忽不定。 3. 月中素娥面如月,青女霜中带霜骨。 月中的嫦娥脸如明月,青女身上带着霜骨。 4. 清气都乘白帝凝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与赏析: 第1句: 霜天漠漠淡于波,月色连天一片和。 翻译: 霜气笼罩的天空显得辽阔而平静,月光普照大地,仿佛一片和谐的景象。 注释: “霜天”指的是秋季的天气,“漠漠”形容天空广阔无垠。 赏析: 这一联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宁静的画面,霜天增添了几分清冷,月光则带来了柔和的温暖。通过“淡于波”这个比喻,展现了霜天与月亮的交融
注释:忠臣的死,应当是光荣而值得尊敬的;而不是苟且偷生。 赏析: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林景熙的名作之一。诗中以精忠柏为喻,表达了他对国家忠诚、对民族气节和尊严的崇高要求。在这首诗中,林景熙通过对比精忠柏与不忠柏的不同命运,强调了忠诚的价值和意义。他希望人们能够珍视自己的生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付出努力,同时也要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整个社会和民族
【注释】 晓过寒山:清晨时经过寒冷的山。 舟行先鸟起,反唤鸟梦醒:在船行进过程中,鸟儿被惊醒了。 霜华纳窗白,水气袭衣冷:白色的霜花覆盖着窗户,冷风袭来令人觉得寒意。 山头数游鱼,倒浸插天影:山头上有几条游动的鱼,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云起失前林,萍开见孤岭:云层升起遮住了前方的树林,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落叶,露出了一座孤立的山峰。 渚鸿何嗷嗷,对我若悲哽:湖中的大雁发出哀鸣,好像在向我诉说着什么
冬日由昭明台取径登辛峰亭观落日我游此山巅,兴落山外山。 岂知秀绝处,只在城市间。 凭高览全邑,屋密树尽删。 孤云飞出城,不敢敌人烟。 吁嗟殷庶风,此后几百年。 注释: 1. 我游此山巅:我游览这座山顶。 2. 兴落山外山:兴致已经消失。 3. 秀绝处:美景绝佳的地方。 4. 只:仅仅;只是。 5. 高览:远眺。 6. 屋密树尽删:房屋密集树木茂盛。 7. 孤云:孤单的云。 8. 敌人烟
【解析】 1. 本诗首联写诗人在昭明台取径登辛峰亭,远眺落日,“殊未已”三字写出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前山已落日”,是说眼前所见已是日薄西山、残阳如血,这是诗人登高望远所见到的。颔联写夕阳虽落,但余晖尚存,其势犹似出。颈联写云霞映照,天色渐暗,云中珊瑚盘,反弄黄金色。尾联写诗人登临观景,人坐松林中,愈觉苍翠逼人,浩歌归去来,此意无人识。 2. “冬日由昭明台取径登辛峰亭观落日”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