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此山巅,兴落山外山。
岂知秀绝处,只在城市间。
凭高览全邑,屋密树尽删。
孤云飞出城,不敢敌人烟。
吁嗟殷庶风,此后几百年。

冬日由昭明台取径登辛峰亭观落日我游此山巅,兴落山外山。

岂知秀绝处,只在城市间。

凭高览全邑,屋密树尽删。

孤云飞出城,不敢敌人烟。

吁嗟殷庶风,此后几百年。

注释:

  1. 我游此山巅:我游览这座山顶。
  2. 兴落山外山:兴致已经消失。
  3. 秀绝处:美景绝佳的地方。
  4. 只:仅仅;只是。
  5. 高览:远眺。
  6. 屋密树尽删:房屋密集树木茂盛。
  7. 孤云:孤单的云。
  8. 敌人烟:指烟雾遮蔽视线。
  9. 吁嗟: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公元1093年(宋熙宁六年)冬天所作的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从自己登上辛峰亭观赏落日的景象写起,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之情。
    首联“我游此山巅,兴落山外山。”表明作者登上了辛峰亭,但兴致已经完全消失了,因为眼前的景色并没有达到他心中的期待。
    颔联“岂知秀绝处,只在城市间。”则表达了一种惊讶的情绪,原来那美景绝佳的地方并不在远处的山上,而是在城市的中心地带。
    颈联“凭高览全邑,屋密树尽删。”描绘了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城镇的景象,房屋密集,树木茂密,给人一种繁华的感觉。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无奈和悲哀。
    尾联“孤云飞出城,不敢敌人烟。”则是对前两句的一种补充。虽然身处繁华之中,但是像孤云一样,也只能飞出城外,不敢进入城市,只能远远地眺望城市中的风景。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感叹。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