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重到月痕移,帘眼参差望眼痴。
镜影难凭方士觅,闺情曾访济尼知。
莲须水落才逢藕,柳为风狂已乱丝。
此是昨朝相见地,悄无人在立多时。
【注释】
纪遇: 记遇。指在途中遇见某人或某事时作的诗。
桃溪: 地名,即桃源县,唐宋时属潭州。
“重到”: 重新来到。
“月痕”: 月光留下的痕迹。
“帘眼”: 窗帘上的花纹或图案。
“望眼痴”: 形容盼望得心急如焚,神魂颠倒。
“参差”: 不整齐的样子。
“方士”: 古代道士,这里代指求道的人。
“闺情”: 女子的心事。
“济尼”: 传说中的女道士,这里借指求道的女性。
“莲须”: 荷花的须根。
“乱丝”: 被风吹动而紊乱的柳条。
“昨朝”: 昨天早晨。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再次经过桃源县城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与友人的一段交往经历。
首联“桃溪重到月痕移,帘眼参差望眼痴”,意思是说:我又一次来到了桃花源,只见一轮明月从窗外斜斜地照进窗内,映照出斑斑点点的光影。我透过帘子看到外面的景象,不禁有些发呆发愣,好像看花了眼。
颔联“镜影难凭方士觅,闺情曾访济尼知”,意思是说:这面镜子中的倒影难以让人辨认,因此我无法找到真正的自己。我曾去拜访过一位名叫济尼的女道上(传说中她精通法术,可以给人算命),希望能从她那里得到一些指点和帮助。可是她却说我并没有真正的烦恼和忧愁。
颈联“莲须水落才逢藕,柳为风狂已乱丝”,意思是说:只有在水落的时候才能见到藕,而当柳树在风中飘摇不定时,它的枝条也会变得紊乱不堪。
尾联“此是昨朝相见地,悄无人在立多时”,意思是说:这里就是昨天早晨我们相遇的地方,现在却一个人也没有了,只有我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些困惑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