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先鸟起,反唤鸟梦醒。
霜华纳窗白,水气袭衣冷。
山头数游鱼,倒浸插天影。
云起失前林,萍开见孤岭。
渚鸿何嗷嗷,对我若悲哽。
稻粱何足谋,高飞碧天迥。
【注释】
晓过寒山:清晨时经过寒冷的山。
舟行先鸟起,反唤鸟梦醒:在船行进过程中,鸟儿被惊醒了。
霜华纳窗白,水气袭衣冷:白色的霜花覆盖着窗户,冷风袭来令人觉得寒意。
山头数游鱼,倒浸插天影:山头上有几条游动的鱼,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云起失前林,萍开见孤岭:云层升起遮住了前方的树林,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落叶,露出了一座孤立的山峰。
渚鸿何嗷嗷,对我若悲哽:湖中的大雁发出哀鸣,好像在向我诉说着什么。
稻粱何足谋,高飞碧天迥:稻粱(谷物)又有什么值得谋求的呢?我只有振翅高飞到更广阔的天地。
【赏析】
《晓过寒山》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清晨乘船路过寒冷的山时,所见所闻都十分真切。
首联“舟行先鸟起,反唤鸟梦醒”,写舟行时惊动了早起的鸟儿。“舟行”是说小船行驶;“先”,形容词词头,无义;“鸟起”,指鸟儿被惊起,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晨光中的动静之美。“反唤”即反向呼唤,这里指鸟儿被惊醒。
颔联“霜华纳窗白,水气袭衣冷”,“霜华”即霜花,是早晨雾气凝集而成的冰晶,晶莹洁白。“水气”指水蒸气。“袭衣冷”,指衣服被露水打湿而感到凉意。这两句描写清晨时分,雾气、露水交织在一起,给大自然增添了几分朦胧美。
颈联“山头数游鱼,倒浸插天影”,“山头”指的是山脚下。“游鱼”是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的鱼。“倒浸”,形容鱼在水里的影子倒映在水中。“插天影”,即影子倒映在水中,与天上的景象相映成趣。这两句描写了山间的晨景。
尾联“云起失前林,萍开见孤岭”,“云起”是指云雾缭绕。“孤岭”是形容山势险峻的孤立之处。“萍开”,即浮萍打开,这里指水面上的浮萍因受到风力的作用而展开。“孤岭”在这里既指山峦,也指诗人自己。这两句描写了云雾缭绕的山间景色以及诗人独自站在山上的情景,表现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孤独感和豪迈情怀。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动人。它描绘了诗人清晨乘船途经寒山时,所看到的美景及其感受。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描绘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感受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