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
【赏析】 题剑门,即题咏剑门的诗。剑门关位于四川剑阁县北,是入蜀的要道。据《华阳国志》记载:“(蜀)汉昭烈帝建兴六年(228),丞相诸葛亮开此关,以通南中。”(《太平寰宇记》)这首诗即是作者游访剑门时所写。 “奇峰百仞悬”句:山峰高峻挺拔,耸入云天。“百仞”,指山高耸入云,有八丈多高;“悬”,直垂。 “清眺出岚烟”句:远眺,从高处眺望,只见云雾缭绕,如烟如雾。 “迥若戈回日,高疑剑倚天”句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今重赋此诗兼寄题黄先生旧馆 后学方成市,吾师又上宾。 注释:我是刚刚进入社会的人,而我的师父已经离开了人世。 洞天应不夜,源树只如春。 注释:我想象师父的洞穴(指修炼之处)在夜间也不会有黑暗,就像春天的树木一样生机勃勃、繁花似锦。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注释:那些下棋的客人会留一些童子陪他们下棋,山上的神怪也会避开直接与他们相遇。 无因握石髓
重题 晚日临寒渚,微风发棹讴。 凤池波自阔,鱼水运难留。 亭古思宏栋,川长忆夜舟。 想公高世志,只似冶城游。 注释 重:重复,指再次写诗。 渚:水中小洲。 讴:船夫唱歌的声音。 凤池:帝王的池沼,借指朝廷。 波自阔:水波宽阔。 运难留:命运难以停留。 亭古:即“亭亭”,形容树木挺拔直立的样子。此处形容高耸入云的古亭。 宏栋:高大的栋梁。 忆夜舟:回忆夜晚乘舟的情景。 高世志:远大的志向。 想公
诗句输出:丞相鸣琴地,何年闭玉徽。 译文:丞相的鸣琴之处,何时才能重现往日的辉煌? 注释:丞相,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国家政务。鸣琴之地,可能是丞相处理政事或闲暇时吟诗作乐的地方。何年闭玉徽,意味着何时能够重新打开那被关闭的玉徽,象征过去的美好时光再次来临。 赏析:本诗通过描述丞相鸣琴之地的景象,引发读者对历史和过去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遐想和对现实的无奈
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 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北指邯郸道,应无归去期。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首联“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诗人回忆过去的人,他们因为有了辞官归隐的想法而感到高兴。这里的“井邑”指的是故乡,“挂冠期”是指辞官归乡的日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颔联“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诗人自比为飘摇不定的浮萍
【注释】: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秋天晴朗的日子里,在郡楼上闲适地眺望。荆南张书记——荆南的张书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写诗人于晴朗的秋日登郡楼远眺的所见所感。全诗四句,意境开阔,气势宏大,笔触雄健,风格清新自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句“高槛凉风起”,描写了郡楼高高的栏杆边,一阵凉爽的风拂面而来,使人感觉清爽舒适。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色
根据您提供的诗句,以下是对《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岩石在朱户:指岩石矗立在红色的门户之前,形容地势险峻。 - 风泉当翠楼:风声如泉水般潺潺,环绕着翠绿的高楼。 - 始知岘亭赏:开始意识到岘亭的美景无法长久留存。 - 馀景淡将夕:傍晚时分,余晖渐渐暗淡。 - 凝岚轻欲收:轻风吹散的云雾即将消散。 - 东山有归志:表达了东山上的归隐之志。
【注释】 招隐山:在今江西贵溪市西南,相传东晋陶渊明曾隐居于此。玉蕊:即木槿,又名朝天子。金闺:指内廷、宫廷。窥:偷看。落英:落花。闲:悠闲。舞雪:像雪花一样飘洒。密叶:浓密的枝叶。乍:突然。低帷:放下帘子。旧赏:昔日的游乐。烟霄:指天空。远:遥远。前欢:过去的欢乐。岁月移:时间流逝。今来:今天来。想:想念。颜色:容貌。还似:还像。忆琼枝:回忆像玉一样晶莹剔透的枝条。 【赏析】
寄题惠林李侍郎旧馆 栋宇非吾室,烟山是我邻。 百龄惟待尽,一世乐长贫。 半壁悬秋日,空林满夕尘。 只应双鹤吊,松路更无人。 译文: 这座楼阁不是我的居所,但那片山峦却成为了我的邻居。我一生追求的是长寿,而我却要面对无尽的衰老。我站在高处俯瞰着这半壁江山,只见一片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半边天;而在这片空旷的林地中,夕阳的余辉在林间飘荡,给这寂静的环境增添了几分暖意。然而
诗句释义 1 驿骑朝天去 - 描述了张中丞的官船正前往朝廷,象征着他的仕途和使命。 2. 江城眷阙深 - 描述张中丞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他离开家乡时的情感。 3. 夜珠先去握 - 比喻张中丞手中握着的重要文件,象征着他的责任和使命。 4. 芳桂乍辞阴 - 形容桂花刚刚从树丛中飘落,暗示张中丞刚刚离开了他的工作单位。 5. 泽国三千里 - 用来形容张中丞所在的地区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