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翼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曾向山亭手自栽,盘根傍石半生苔。”:我曾亲自在山亭栽种盆梅,它的根盘曲着生长,旁边是石头,已经长出半生的苔藓。 - “初惊翠干凌霄直,忽讶疏英破雪开。”:刚开始看到翠绿的梅枝直冲云霄,突然惊讶于那些稀疏的花朵竟然在雪中绽放。 - “倚槛独怜春信早,巡檐迟觉暗香来。”:我独自倚靠着栏杆欣赏春天的消息来得如此早
登高望远,四时之美尽收眼底。 海上琼楼碧透纱,当炉扫叶细烹茶。 秦陶不数荆王被,党妓无论太尉家。 最喜冲寒无俗客,更欣索笑有梅花。 山人自是山阴侣,访戴乘流兴未涯。 注释 1. 海上琼楼碧透纱:形容高楼如海上的琼楼,晶莹剔透,如同薄纱一般,美丽而梦幻。 2. 当炉:此处指在炉边,意指煮茶之处。 3. 细烹茶:细心地烹制茶叶,泡出一杯香醇的茶。 4. 荆王:古代地名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表达了作者对邢公的赞美之情。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人间何处有蓬瀛,水色山光护短楹。 注释:人间何处有蓬瀛,即在人间哪里能够找到仙境般的美好?水色山光护短楹,即山水美景环绕着小小的房屋。 2. 晚结草庐无俗事,细穿萤火有书声。 注释:晚结草庐无俗事,即傍晚时分搭建草屋,远离世俗之事。细穿萤火有书声,即通过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来照明读书的声音。 3. 一经遗子千金重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1. “晚来愁绪向谁开?” —— 晚上到来时,忧愁的思绪不知道向谁倾诉。 - 关键词:“晚来”,“愁绪”,表示时间的晚和内心的愁苦。 2. “句对花阴祇漫裁。” —— 我对着花儿的影子随意裁剪着诗句。 - 关键词:“句对”,“花阴”指的是自然景象与诗词的结合,“漫裁”则意味着随意创作。 3. “云淡江天沉只鲤,霜连秋宇点荒苔。” —— 天空中的云彩淡淡
荏苒薰风丽日迟,寻真直到武陵溪。 客来畦墐春花笑,人傍松根山鸟啼。 陇笛一声江月小,矶纶数尺晓云低。 三秋绿水今犹健,谢展陶巾信杖藜。 注释: 荏苒:缓慢、慢慢。 熏风:温暖的风。 丽日迟:晴朗的日子。 寻真:寻找真正的道理或事物。 畦墐:菜园子。 松根:松树的根部。 陇笛:在陇(地名)吹响的笛声。 江月小:江上的月亮很小。 矶纶:在江边的钓鱼竿。 晓云低:清晨的云雾较低。 三秋:三个秋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早晨,诗人登上王文铭的高明楼,俯瞰着江面和周围的景色。 第一句“高阁临江俯玉寰”,描绘了高阁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的美景。高阁位于江边,俯瞰着整个玉寰(这里可能是指整个城市或地区),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第二句“春宵乘兴此跻攀”,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一个美好的夜晚,兴致勃勃地登上这座高阁,欣赏着四周的美景。这里的“乘兴”意味着诗人心情愉悦,愿意去探索周围的美丽景色。
迎柏山 柴门日日倚云开,风落霜榕点径苔。 山带寒烟含雨过,畦连秋水挟鸥来。 译文: 每日我都会倚着柴门等待,期待着云彩散去,看到外面的世界。风吹过,落叶铺满小径的泥土。 山峦被一层薄雾笼罩,仿佛带着寒意。雨水过后,山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田间的小路与小溪相连,秋天的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落叶。远处的鸥鸟在水边嬉戏,给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 我曾在高士榻上静坐沉思
招隐长辞世上名,临流归去濯长缨。 春帏语燕人初暖,秋圃栽蔬月正明。 自古瞻云多揽辔,只今抗表续陈情。 燕台老我空悬梦,郑谷迟君晚结盟。 注释:1. 招隐:隐居山林。2. 濯长缨:洗净官服上的长缨。3. 春帷:春天的帐幕。4. 秋圃:秋天的园地。5. 览云:指登高远眺。6. 揽辔:指握缰绳驾车,比喻控制、驾驭局面。7. 抗表:上表。8. 盟:这里指订立盟约。9. 燕台:指唐玄宗所筑的行宫在骊山脚下
【解析】 “遗冯子明”即“寄冯子明”,作者写给其友人的一封信。“每缘旧业授齐陵”意思是说,每当我想起自己的旧业,总是想到授官齐陵(齐安郡)的事情。“自计传衣得上乘”意思是说,我自认为,传授经书之业,能登上高高的仕宦之巅。“飞隼忽垂千里翮,悬萤虚负十年灯”意思是说,忽然间像展翅高飞的猎隼一样,又重新获得了飞翔的机会。“朱曾泣”即指自己,“玄黄墨”即指朋友,因为朋友也因科举落败而流泪
【诗句解释】 1. 清秋清啸欲登台,爽气悠然四望开:在清爽的秋季里,我准备登上高明楼观赏美景。 2. 绣闼缤纷当睥睨,晴江隐约见蓬莱:精美的门户繁多,可以俯瞰远方。晴朗的江面上,模糊地可以看到蓬莱山的影子。 3. 莼鲈薄采南中有,鸿雁遥瞻北地来:我在南方的家乡采集了莼菜和鲈鱼,远方的鸿雁正在向北飞来。 4. 莫比仲宣登赋日,前驱曾是故乡回:不要和我比较那些诗人登台赋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