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敞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及写作手法。作答时,要首先理解全诗的内容,然后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表达的效果,最后赏析诗句。注意“连山”句中的“东溟”,即东海,指代远方。“阳林耀青葩”,意思是在阳光照耀下,青草花盛开。“阴崖馀积雪”,意思是在山的北面崖壁上还残留着积雪。“原田莽迢递”,意思是平原上长满了杂草,远远地望过去,一片荒芜的景象。“时菊萎旧裳”,意思是菊花已经凋谢了,就像旧衣一样
注释: 长安雪夜归兴 半生岁月老幽燕,镜里苍颜岂似前。 曾道休官身便乐,梦书封事乞归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长安雪夜归兴》。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百八十个字。 首句“半生岁月老幽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用“幽燕”来代指自己的故乡,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第二句“镜里苍颜岂似前”,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称心寺看竹 山深无数碧琅玕,爱静人来取次看。 地匝翠云侵骨冷,径迷苍雪蔽天寒。 风敲玉佩惊清梦,月浸金波起宿鸾。 我欲平分僧半榻,烦君日日报平安。 注释:在深深的山林中,有许多绿色的竹子,它们生长得非常茂盛。我非常喜欢安静的环境,喜欢来这里随意地观赏。周围的树木和草丛都覆盖着一层绿色的草皮,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的空气清新宜人,让人感到舒适。我坐在石阶上,看着四周的景色,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
【注释】 ⑴李推官:唐称县尉为“推官”。⑵朝:早晨。⑶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元和郡县志》:“楚之南界也。”⑷野水:荒野中的流水。⑸衡阳:地名,在湖南中部偏西,是当时湘江下游流经的重镇。⑹《离骚》:屈原作的一首抒情诗。⑺鹧鸪声里湘江暮(mù):傍晚时分,鹧鸪鸟叫声中,看见湘江两岸景色。⑻莫赋《离骚》恐断魂:不要写《离骚》,不然会因离别而伤心至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山深无数碧琅玕,爱静人来取次看。 地匝翠云侵骨冷,径迷苍雪蔽天寒。 风敲玉佩惊清梦,月浸金波起宿鸾。 我欲平分僧半榻,烦君日日报平安
半生岁月老幽燕,镜里苍颜岂似前。 曾道休官身便乐,梦书封事乞归田。
连山际东溟,层峦俨天设。 阳林耀青葩,阴崖馀积雪。 原田莽迢递,烟霞互明灭。 时菊萎旧裳,苍苔閟行辙。 云谷杳难寻,涧芳那可掇。 怀故念易盈,览物意弥结。 游目惬心赏,幽期缅乖缺。 一为庄舄吟,浩歌徒激烈
玉陛朝承明主恩,扁舟八月下荆门。 断烟斜日荒山路,野水寒鸦独树村。 江浦潮声天外远,衡阳秋色望中昏。 鹧鸪声里湘江暮,莫赋《离骚》恐断魂
明浙江会稽人,字尚文,号质庵。 永乐二年进士。 选庶吉士,与修《永乐大典》。 授刑部主事,屡辨冤狱。 宣德六年,擢礼部侍郎,两使安南,不受馈赠,得使臣体。 正统初纂洪武以来条格,供诸司参酌,吏不得为奸。 有《质庵文集》。 生卒年
明浙江会稽人,字尚文,号质庵。 永乐二年进士。 选庶吉士,与修《永乐大典》。 授刑部主事,屡辨冤狱。 宣德六年,擢礼部侍郎,两使安南,不受馈赠,得使臣体。 正统初纂洪武以来条格,供诸司参酌,吏不得为奸。 有《质庵文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