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
何事招提好,山深马可驱。 松巢低映帽,竹溜细通厨。 霜栗千封户,云屏四画图。 冠巾如我用,白鹿起规模。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何事招提好,山深马可驱。 注释: 何事指的是为什么。招提是指佛教寺院。山深马可驱意味着在深深的山林中,马匹可以自由地奔跑。 译文: 为何这寺院如此吸引人?因为在深深的山林中,马匹可以自由地奔跑。 2. 松巢低映帽,竹溜细通厨。 注释: 松树的巢穴低垂
【赏析】 这两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夜宿书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慨。 “淹留已半载,去住意何深。”这两句是说,自从来到这里已经过了半年了,但是自己对于是否要离开这里的想法却很犹豫,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这里的“去住”,是指自己是否要继续在这里居住。这里的“淹留”是停留的意思,“何深”是多深的意思,也就是说,自己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但是自己对于是否要离开这里的想法却很犹豫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病骨秋偏早,单衣露尔寒。 - “病骨”指身体虚弱,“秋偏早”表示秋天的到来比往年更早一些,可能预示病情加重。 - “单衣露尔寒”描绘了由于天气寒冷,单层衣服不足以御寒,显得格外的冷清和凄凉。 2. 微云生水际,暝色起林端。 - 这里描述的是天空中飘浮着细薄的云朵,随着天色渐暗,云彩开始出现在水面边缘; - “暝色”指的是傍晚的天空颜色,“林端”则是指树林的末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最后对每句诗的意象和意境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逐句释义,赏析诗句,这是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诗歌知识积累。 1. 百岁三分一,初心谩慨然。 百岁三分一(指人生百岁中只有三分之一时间)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满城道中 这句诗意味着诗人行走在满城的路上,这里的“满城”可能指的是某个城市或城镇。"道中"则是指在路上或城中的街道。 2. 学馆三年梦 此句表达的是诗人在学馆学习了三年的时间,但最终并未实现他的梦想。"学馆"指的是学校或者学习的场所,"三年梦"则表明诗人在这三年内一直抱有某种梦想或者期望,但结果并不如愿。 3. 西山此日行
【注释】 恒山楼:在山西浑源。万岭,指恒山周围群峦叠嶂。尊,尊崇。遗台,指传说中的黄帝铸鼎处。后潭,指后海子。仰高,仰望高山。惭对坐,惭愧自己能与山峰并坐。哭险,指哭峻险的恒岳。负奇探,指探奇寻险。沧溟北,指大海北边。斗柄南,指北斗七星中天时,斗柄指南。今夕费烟岚,说今晚的烟岚都用来观赏恒山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浑源恒山后即兴而作的诗篇。首联写恒山之高峻
杂诗二首 其一 水绕千山合,云藏数亩荒。 初寻香有阵,渐入翠成行。 豚阱依危石,牛蹊带小塘。 团茅奄如画,可惜是逃亡。 注释: 杂诗二首其一: 水环绕着许多山流合成一条大河,白云遮住了一片荒废的土地。 刚开始寻找时香气阵阵扑鼻,渐渐地走进树林便看见满眼的绿色。 猪圈紧靠着高大险峻的石头,牛栏旁有一口小池塘。 团形的茅草好像一幅画卷,可惜它们曾经被人逃跑过。 赏析: 《杂诗》共二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注释】 奇村:指村落。西塘路:指从西塘往北的路。乘闲:利用空闲。作胜游:做一次愉快的游览。脉脉:形容稻子长势良好,颗粒饱满的样子。白石:指山间白色的石头。黄花:这里泛指野花。移居新有意,试就野人谋:意思是说,我打算搬到这里来,请告诉我怎样住得舒适些。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西塘路上,趁着休息的时间做一次愉快的游览。深深柳成巷,脉脉稻分沟。白石长含雨,黄花不受秋。移居新有意,试就野人谋。
【注释】 城南:指诗人家乡所在的城市。山人懒到骨,一出动经秋:诗人形容自己像山一样懒散,一动也不动,已经过了深秋,仍不动身,想赴约却因懒得动弹而耽误了时间。如营海外游:意谓像在海上远征远行。岸容收潦尽,村色带烟留:岸边的水面把雨水都吸收净尽,远处的村庄只有烟云缭绕。禾黍(sǔ shu)岁将晚,农家犹未休:庄稼已快收割完了,可是农人还没有休息。禾黍:泛指庄稼,黍是古代的一种粮食作物。 【赏析】
书堂旅夜二首 少小抱孤苦,飘零重此行。 自幼便承受着家庭的不幸与困苦,长大后又四处漂泊,无依无靠。 迂疏从我好,忧戚赖天成。 虽然性格较为迟钝,但幸运的是得到了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这些让我能够更好地度过生活中的忧虑和困苦。 夙志存无几,羁怀触又生。 过去的理想和抱负已经逐渐淡忘,而羁绊的思绪又再次浮现。 寸心同弱草,岁晚怯霜清。 我的心如同柔弱的小草,在岁月的洗礼中感到恐惧和不安;而随着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