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继善
【注释】 峡江:指三峡。峡:峡谷,山涧。东风吹绿苔:春风和煦,草木复苏。清冰、玉去、炎日、金回:分别比喻冰雪消融、冰块融化、太阳照耀大地、阳光照射大地。真人试剑:相传古代有位名叫许逊的人,曾用剑试剑锋,剑锋入石后留下剑痕,人们称其为“试剑石”。高士垂竿:传说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沈诸梁在江边钓鱼时,他钓到了一条大鱼后,就把它放生到江中,后来他经常来这条河边垂钓,被人们誉为“垂钓台”。蒲节:一种植物
【注释】 过沛上:经过沛郡一带。过,经过;沛,古地名,今为县名。沛上即在沛县一带。京国:京都,指京城。 驰驱道:车马疾行的道路。 悠悠客子情:漂泊在外的游子之情,意谓旅途中的心情。 王气:帝王的气势。 舍远云偏白,丛深日碍明:远处的云朵显得特别洁白,因为云彩被树木丛生的山谷挡住了阳光。 羸马:瘦弱的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沛县时有感而作的。开头两句写旅途所见,表现的是客子情怀。“过”,经过
诗句:寂寂江南采石矶,凭高一望思依依。 译文:寂静的江南采石矶,倚靠高高的山巅远眺,思念之情难以抑制。 赏析: 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的长江边,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区。吴伟业在诗中描绘了其壮丽的景象和深远的情感。“寂寂”二字不仅传达了环境的静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他站在高处,眺望远方,不禁感慨万千。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南阳道中 作客已堪怜,春光复眼前。 陇头浮麦浪,堤上散榆钱。 旅况鹃声出,乡心马首悬。 苍林如可度,吾欲问归船。 诗句解析: 1. “作客已堪怜” - 表达了诗人作为客人的孤独和可怜。 2. “春光复眼前” - 春天的景色美好,但诗人感到孤单,无法享受这份美景。 3. “陇头浮麦浪” - “陇头”指的是田间地头,“浮麦浪”形容麦浪随风起伏,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4. “堤上散榆钱”
六朝清隐为潘淇园社长寿鸣阳高处隐相招,雅有声诗叶帝韶。 青玉倚将天外案,白云持向日边谣。 盟齐二仲矜千古,毫战双锋殿六朝。 一自银河龙剑后,精华容与醉丹霄。 注释:六朝的清静隐居之地被潘淇园所珍重,他们在这里庆祝寿辰。鸣阳山高远而寂静,是隐居的好地方。这里聚集了许多才华出众的人,他们的诗歌雅致,如同帝王的声音一样美妙。青玉和云朵都被视为珍贵的宝物,它们在天上摆放着案台,云彩在太阳旁边飘荡
曾过雪浪当残腊,今见东风吹绿苔。 峡出清冰浮玉去,江衔炎日荡金回。 真人试剑仍留石,高士垂竿尚有台。 作客经年重怀古,不堪蒲节又相催
鸣阳高处隐相招,雅有声诗叶帝韶。 青玉倚将天外案,白云持向日边谣。 盟齐二仲矜千古,毫战双锋殿六朝。 一自银河龙剑后,精华容与醉丹霄
京国驰驱道,悠悠客子情。 大风吹四野,王气隐孤城。 舍远云偏白,丛深日碍明。 徘徊策羸马,愁逐畏途生。
梁继善,字子才,号木公。 顺德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 就外翰三载,迁石屏知州,不赴,旭隐林下,闭户著书。 有《易韵》、《易摩》、《南枝》、《南还》、《西舟》、《笔兴》、《玉林》等集。 清康熙《顺德县志》卷八有传。 生卒年:?-
梁继善,字子才,号木公。 顺德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 就外翰三载,迁石屏知州,不赴,旭隐林下,闭户著书。 有《易韵》、《易摩》、《南枝》、《南还》、《西舟》、《笔兴》、《玉林》等集。 清康熙《顺德县志》卷八有传。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