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
【注释】: - 官况萧条在水村,吏归无事好论文。 - 萧条:寂寞冷落 - 水村:乡村 - 吏归:官吏回来 - 无事:没有事情要做 - 论文:研究、讨论学问 - 枕欹独听残春雨,梦去空寻五老云。 - 欹(yī)枕:侧睡的枕头 - 残春雨:春天即将结束时下的雨 - 五老云:神话传说中的五位仙人的云彩 - 竹径每怜和藓步,禽声偏爱隔花闻。 - 竹径:竹林中的小道 - 和藓步:沿着长满藓苔的小径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松树的特性和美丽。下面是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斸开幽涧藓苔斑,移得孤根植砌前。 注释:挖掘(斸)开幽静的小溪,露出上面覆盖着苔藓的石头。将一棵松树的幼苗移植到官府前的台阶上。 赏析:首句“斸开幽涧藓苔斑”描绘了松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幽静的小溪边长满了苔藓,为松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注释】 ①明日鸣鞭:明天的行程即将开始,马鞭声将响彻天际。天一涯:即天涯,指遥远的天边。 ②红楼:指代离别之人的居所。金波转:金色的波浪在转动,形容夕阳映照下红楼的景色。翠黛:指女子的眉毛。玉箸:指女子的手指或手帕。 ③浮蚁:指漂浮在空中的酒渣。远意: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回纹:指衣纹,这里比喻人脸上的皱纹。寄相思:寄托相思之情。 ④定是慵开:应该是懒得打开花。花时:指花开的时候,也暗指春天。
掩门三径莓苔绿,车马谁来陋巷间。 卧弃琴书公干病,笑迎风月步兵闲。 当秋每谢蛩清耳,渐老多惭酒借颜。 济物未能伸一术,敢于明代爱青山。 【注释】: 晋陵:郡名,治所在无锡(今属江苏)。 罢任寓居:罢官后寄居在乡间。 依韵和陈锐秀才见寄:按照韵律要求来写这首诗,并且回应陈锐的寄诗。 掩门:关上门。 三径:三条小路。 公干:指公务,这里指为官。 卧弃:躺卧不取。 笑迎:以笑声相迎。 风月:自然景色。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关键词意和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注释理解全诗,并分析每句诗句的含义。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①“绵蛮黄鸟不堪听”,绵蛮是形容声音婉转悠扬,这里用来形容黄鹂的鸣声,绵蛮黄鸟不堪听,意思是说黄鹂的叫声让人难以忍受,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之情; ②“触目离愁怕酒醒”,触目离愁是指看到离别的景象而引起的愁绪,怕酒醒是指害怕酒醒之后无法排遣这份愁绪
安福县秋吟寄陈锐秘书 县庭事简得馀功,诗兴秋来不可穷。 卧听寒蛩莎砌月,行冲落叶水村风。 愁髭渐去人前白,醉面犹怜鉴里红。 苦恨交亲多契阔,未知良会几时同。 【注释】 ①安福:县名。 ②余功:余事之余。 ③“诗兴”二句:指秋天的景色使人兴起作诗,诗人兴致很高,写不完。 ④莎:一种草。 ⑤水村风:水边村风。 ⑥苦恨:深恨。 ⑦“未知”二句:指自己与亲友之间因战乱而分离,不知何日才能团聚。 【赏析】
维舟秋浦逢故人张矩同泊 卸帆清夜碧江滨,冉冉凉风动白蘋。 波上正吟新霁月,岸头恰见故乡人。 共惊别后霜侵鬓,互说年来疾逼身。 且饮一壶销百恨,会须遭遇识通津。 注释: 1. 维舟秋浦:在秋天的傍晚停泊在秋浦这个地方。 2. 同泊:一同在船上停宿。 3. 卸帆:解下船帆。 4. 清夜:清静的夜晚。 5. 碧江:清澈的江水。 6. 苹:指浮萍。 7. 吟新霁月:指作者在新晴的月光下吟咏诗篇。 8.
下蔡春暮旅怀 柳过春霖絮乱飞,旅中怀抱独凄凄。 月生淮上云初散,家在江南梦去迷。 发白每惭清鉴启,心孤长怯子规啼。 拜恩为养慈亲急,愿向明朝捧紫泥。 【译文】 春天的雨水洒在柳树上,柳絮随风飘散四处。我在旅途中感到孤独和忧郁,内心充满了凄凉。 月亮在淮河上空升起,云雾渐渐消散。虽然家在南方,但梦中却迷失了方向。 我的头发已经变白,常常惭愧自己无法保持清醒的头脑。我的心灵非常孤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石棋局献时宰(第1-2句):这里的“石”指的是棋盘,棋盘上的棋子被用来进行棋局游戏。而“局献”则是指将棋局献给朝廷中的宰相。 - 得从岳叟诚堪重(第3-4句):岳叟指的是古代的一个人物,他曾经因为诚实和才能而受到重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像这位岳叟一样诚实和有才能,那么就值得被重用。 - 却献皋夔事更宜(第5-6句)
这首诗是诗人在新喻县酬赠给王仲华少府的一首赠答诗。全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官场画卷,展现了诗人与王仲华的深厚友谊及对清廉政治的追求。 事简开樽有逸情,共欣官舍月华清。注释:事情简单,心情轻松,一起享受月光下的清凉。 每惭花欠河阳景,长愧琴无单父声。注释:常常觉得自己比不上河阳的花(指名花),因为自己没有像单父那样的琴声。 未泰黎元惭旷职,纵行谦直是虚名。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