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献张拾遗》。诗中通过描写张拾遗的性格特点、生活态度,以及他在朝廷中的活动情况,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官资清贵近丹墀”,意思是说张拾遗的地位和官职非常清高,接近皇宫的台阶上。这里的“官资”指的是官职,“清贵”表示地位崇高,“丹墀”则是古代皇宫台阶上的红色石阶。这句诗描绘了张拾遗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 第二句“性格孤高世所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性格非常独特
【注释】 1. 毗陵青山楼:在今江苏镇江市。 2. 豁目开襟:开阔视野,舒展胸怀。 3. 吴山:指长江下游的山脉。 4. 辽海:指东北方向的海域。 5. 兴亡:国家的兴盛和衰败。 6. 吟罢倚栏何限意:诗作吟完后,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 7. 回头城郭暮烟笼:回头看到城市中傍晚的烟雾笼罩着一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上位于江苏镇江的毗陵青山楼后所作
【赏析】 《书郭判官幽斋壁》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此诗描写郭判官的幽静居处。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一平声韵,平仄通协。 “书壁”二字,既点出题旨,又引出下文的描写。首二句写幽居之宜,次二句写幽居之景,末二句写幽居之情。全诗四句诗,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而句中无虚语,句与句之间自然衔接,显得十分匀称和谐;且平仄相间,声调铿然,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 第一句“不妨公退尚清虚”,谓郭判官在退职之后
【注释】1.轩车:华丽的车子。2.紫陌:紫色的小路,指皇城或都城的街道。3.衡门:简陋的门。4.步月:步行于月光下。5.青鉴:青玉制成的镜子。6.丹枝:比喻贤人。7.青鉴从新:青玉镜子永远明亮。8.青云知己:指有才能的人。9.原思:希望,期望。 【赏析】这首诗是写给夏秀才的赠诗,诗人在赞美他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推荐的心情。 首联“轩车紫陌竞寻春,独掩衡门病起身。”描绘了一幅繁忙的春天景象
诗句原文: 江村摇落暮蝉鸣,执手临岐动别情。 古岸相看残照在,片帆难驻好风生。 牵吟一路逢山色,醒睡长汀对月明。 况是清朝至公在,预知乔木定迁莺。 翻译: 暮色降临,江边的村庄里,晚蝉悠扬地鸣叫着,离别的情境让两人都感到动容。站在古桥上,看着夕阳的余晖洒在岸边,我不禁感慨时间的流逝。船帆难以留住顺风,只能随着它的方向前进。沿途,山色美丽,让我想起了家乡,而明月则照亮了我回家的路。现在
【解析】 1.海城秋夕: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秋夜。 2.舍弟:对弟弟的敬称。 3.悠悠:闲适的样子。 4.梦魂:梦中的灵魂或幻想中的人、事、物。 5.砧杵:捣衣石与杵,借指捣衣声。 6.莱衣:古代祭祀用的礼服,这里泛指衣服。 7.边州:边疆。 【答案】 即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秋夕,指秋天的晚上,即中秋之夜。②舍弟,对弟弟的敬称。③悠悠,闲适的样子。④梦魂:梦中的灵魂或幻想中的人、事、物
【注释】 献:进献。中书汤舍人:即中书舍人。唐官名,属门下省,掌侍从顾问应对之事。 庆云:指祥瑞的征兆。 紫微:宫名。 舜日:尧帝名舜,故称舜为尧帝。 莱衣:古时祭祀时穿的一种细葛布制的衣服,因以代指祭服。 闲寻:闲暇之时寻访。竹寺:寺院名。 银屏:指画有山水或人物图的屏风。 清贵:指清雅尊贵。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宫廷生活图:在皇宫深处,有一座宫殿,它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旭的《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 译文: 一整天如同细丝般不断,静静听着秋雨滴在莎阶上的声音。斜风飘动虚阁上的琴书使它们更加润泽,冷风逼着幽窗让人清梦连连。打开门只增添了寻找诗句的味道,看山景还阻碍了我上楼赏景的心情。远远地知道你退职之后琴堂安静,我独坐对萧瑟秋风饮兴盎然。 注释: - 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作者给好友写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 竟日如丝不暂停
又送赴关 心似白云归帝乡,暂停良画别龚黄。 烟波乍晓浮兰棹,魂梦先飞近御香。 一路伴吟汀草绿,几程清思水风凉。 想应敷对忠言后,不放乡云离太阳。 注释:1. 心似白云归帝乡:比喻思念之情如同白云回到自己的故乡。2. 暂停良画别龚黄:暂时停下美好的画面,与龚黄告别。3. 烟波乍晓浮兰棹:清晨的烟波中,小船随波逐流。4. 魂梦先飞近御香:形容梦境中的自己已经飞到了皇帝身边,仿佛在御香之中。5.
【注释】 虚楼:空寂的高楼。封疆:边疆。 积雨晴来野景长:连绵不断的春雨过后,天气放晴,田野景色变得格外美好。 水接海门铺远色:海水连接着海门,铺开一片遥远的景色。 稻连京口发秋香:稻田连绵不断,一直延伸到京城门口,散发出秋天的气息。 鸣蝉历历空相续:鸣蝉声声不绝,回荡在空中。 归鸟翩翩自着行:归巢的鸟儿翩翩起舞,自由自在地飞翔。 吟罢倚栏深有思:吟诗完毕,我倚靠在栏杆上沉思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