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诗的作者为李白。“读蜀志”即读《三国志》,“鼎分天地日,先主力元微”出自《蜀志》诸葛亮传,意为:在鼎足三分天下的局面下,刘备、曹操、孙权各据一方,三国鼎立,天下太平。“鱼水从相得,山河遂有归”出自《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大意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密切如鱼水一样,所以刘备十分信任他;因为刘备的江山与诸葛亮的理想一致
【注释】 己未岁冬,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下蔡,唐宋时县名,治所在河南上蔡。宣宗即位之初,即诏令“自今每至正月三日,宜停百官朝集”,并规定“自今后,诸司五品以上任官者,每月终赴尚书省奏事一次”。此诗即为作者因“奉敕不预朝会”而作。 诏下如春煦:诏书下达如春天的暖风。 巢南志不违:在巢穴南面安家志向不违背。 空将感恩泪,滴尽冒寒衣:白白地流下感激涕泪,把冒着寒气的衣服也湿透。 覆载元容善
【注释】 吉水:指江西吉安府。佐邑:辅佐州郡的官吏,此泛指地方长官。惭无术:愧对才能不足。清:清廉,指廉洁。风骚: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谁:指谁主风骚。烟月:指自然景物。卷箔(juǎn):把竹帘卷起来。当山色:面对山水景色。资:凭借。垂名:树立名声。 【赏析】 《酬高援秀才见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这首诗以清新明净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之心
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疾病中的一种心境表达。通过详细描绘病中的日常活动和感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对自然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 1. 首联:“闲斋病初起,心绪复悠悠。” - 诗句解释:描述诗人刚患病时的状态和心情。 - 关键词注释:斋,指的是书房;病起,即生病。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生病后心境的变化。初起意味着刚开始感到不适,而悠悠则表达了随后的迷茫和不安。 2.
注释 - 长江落照天:描述长江在夕阳的照射下的景象。 - 物景似当年:景物与过去相似,仿佛时光倒流。 - 忆昔携村酒:回忆过去带着村里的美酒。 - 相将上钓船:一起上钓鱼船去享受宁静的时光。 - 狂歌红蓼岸:大声唱歌时,岸边的红蓼花似乎也被歌声所动。 - 惊起白鸥眠:歌声让原本休息的白鸥被惊醒。 - 今日趋名急:今天急于追求名利。 - 临风一黯然:面对风,感到悲伤和失落。 译文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飘洒当穷巷: - 飘洒:形容秋雨细密而连续不断的样子。 - 当穷巷:在最偏僻、最狭窄的地方,强调雨水的密集。 - 注释:雨水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也毫不吝啬地倾泻。 - 赏析:此句通过“穷巷”这一意象,形象描绘了秋雨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2. 苔深落叶铺: - 苔深:指地面覆盖着厚厚的苔藓。 - 落叶铺:落叶堆积如毯
注释: 庭院中的竹子偶尔从僧人院中,我把它移栽过来。 好风总是吹个不停,幽鸟有时来我这里。 筛月牵动我的诗兴,笼烟陪伴我喝酒的酒杯。 南窗上睡着轻快地醒来,萧飒的雨声传来了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的五言绝句。 首联“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作者偶然间来到了一个僧人的院落,发现那里的竹树生长得异常茂盛,于是决定将其移植回来
宿山中寺 寄宿深山寺,惟逢老病僧。 风吹几世树,云暗暮秋灯。 瞑目忘尘虑,谈空入上乘。 明晨返名路,何计恋南能。 注释:在深山的寺院中住宿,遇到的都是年迈多病的僧人。风吹动了几代的古树,云雾笼罩着黄昏时分的灯光,我闭上眼睛忘记了尘世的烦恼和忧虑,谈论禅宗空灵的道理进入了高深的境界。天亮后我要返回俗世的道路,何必留恋这些出家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深山时所作。首联写宿山中寺,二
诗句如下: 每恨多流落,吾徒不易亲。 相逢千里客,共醉百花春。 小槛山当面,闲阶柳拂尘。 何时卜西上,明月桂枝新。 注解讲解: - “每恨多流落”:表达诗人对自身漂泊无定、难以与亲人团聚的情感。 - “吾徒不易亲”:强调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因距离而难以亲近的遗憾。 - “相逢千里客”:描绘了远方来客相聚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 - “共醉百花春”:通过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
注释: 江南重会友人感旧二首: 在江南重逢了久别的友人,感慨十年来彼此的心情。 共同立于黄花盛开的岸边,却因白发已侵而惊觉。 夕阳映照在远处的水面,归巢的鸟儿飞过稀疏的树林。 触动了我作诗的灵感,凉风中传来村落里捣衣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之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感慨和思念之情。整首诗以"江南重会友人感旧"开篇,描绘了与友人再次相见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往事的回忆。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