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惠洪
【注释】 1、浪淘沙令:词牌名。又名“更漏子”。唐教坊曲。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五仄韵。 2、崇冈(gēng):高峻的山岗。 3、孱颜(cán):指山貌不雄伟而显得柔弱。 4、遗编:古时指先人遗留下来的书卷或著作。 5、清闲:清静闲适。 6、篱落竹丛:形容篱笆旁边长着竹子。 7、渔业凋残:指打鱼的人减少,渔业凋零。 8、水痕无底照秋宽:水面没有尽头,映照着秋天的景色。 9、夕阳凝睇处
崇胜寺后,有竹千余竿,独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因赋诗。 崇胜寺:在江西南昌市南郊。崇胜,梵语“崇胜”的音译。崇胜寺建于唐代,是江南著名的佛教圣地。后:后面。竹:竹子,这里指竹子的根。千余竿:一千零几根。独:独自,单独。修竹:修长的竹子。尊者:尊贵的人。却笑:反而嘲笑。寒松:冷峻的松树。木上座:佛教中对高僧、长老的尊称。同参木上座:一起参禅的人,即同参。木上座,即禅宗中“同参”
山径晚樵还。深壑孱颜。孙山背后泊船看。手把遗编披白帔,剩却清闲。 篱落竹丛寒。渔业凋残。水痕无底照秋宽。好在夕阳凝睇处,数笔秋山
城里久偷闲。尘浣云衫。此身已是再眠蚕。隔岸有山归去好,万壑千岩。 霜晓更凭阑。减尽晴岚。微云生处是茅庵。试问此生谁作伴,弥勒同龛
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癯。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 未见同参木上座,空余听法石於菟。 戏将秋色分斋钵,抹月批风得饱无
宋僧,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一名德洪,号觉范,俗姓喻。 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 宋哲宗元祐四年(西元一〇八九年),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 四年後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 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 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 後至东京,入丞相张无尽、枢密郭佑之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
宋僧,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一名德洪,号觉范,俗姓喻。 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 宋哲宗元祐四年(西元一〇八九年),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 四年後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 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 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 後至东京,入丞相张无尽、枢密郭佑之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