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居简
注释:绝乳于菟,是说兔子用它的爪子和牙齿来保护自己。丹霞去后,是说在丹霞山之后。棒头有眼,是指和尚的棒头有眼睛,像太阳一样明亮。须是南阳老作家,是指这个和尚一定是南阳的名医或者名画师之类的老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的形象,他有着独特的技艺和能力。他的技艺就像兔子用爪子和牙齿来保护自己,他的棒头有眼睛,就像太阳一样明亮。他是南阳的老名医或者名画师,因此被尊称为“南阳老作家”
【注释】 吹,用嘴吹。糠是谷壳,米是谷仁。着,粘住。特地,指特意。因:由于。 长:增长。 【赏析】 此诗是颂古之作。颂古人、颂古事,多用来表达对前人的敬仰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本篇所颂,当属“管宁割席”之典。 管宁与华歆都是三国时期的人。《世说新语·德行》记载:“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人欲投以果。两人各不能断,相对良久。管曰:‘无促令断,当裂之矣。’不投果。”意思是管与华同坐而读
【注释】: “挽弓须挽强”:拉弓箭时一定要拉紧,比喻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 “用枪须用长”:使用长枪时必须用长,比喻办事要善于抓住要害,抓住主要矛盾。 “射人先射马”:在射箭时要先射马,比喻擒贼先擒王,即抓主要矛盾、关键人物。 “擒贼先擒王”:擒贼要先擒王,比喻抓主要矛盾、关键人物。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做事情要抓住重点和关键,不要被次要的东西牵着鼻子走。就像射箭一样,要瞄准目标
去年贫,雷在天上壮。 【注释】:指去年贫穷时,像雷霆一样威震天下。 今年贫,水出山下蒙。 【注释】:指今年贫穷,如水流自山下而蒙受其泽惠。 家风不与香严别, 【注释】:指家风没有因贫穷而改变。 熨斗煎茶铫不同。 【注释】:指生活用品,如熨斗和茶铫等,也因为贫穷而有所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颂古二十一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主要讲述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家庭传统的坚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并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看清要求,如本题“颂古二十一首 其三”,这是要求我们回答这首诗的第三句的诗意,然后进行赏析。首先读懂全诗,再对第三句进行赏析。“色空明暗,各不相知”意思是:色彩纷呈,明暗各异,彼此互不了解。“色空明暗,各不相知”是说花的颜色、光明与黑暗都是各自不同的,彼此互不了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意思是:走到溪水的尽头
【注释】客舍:旅馆。并州:今太原市,在山西。十霜:指深秋的霜降。归心:归向之心。咸阳(xiāng xiōnɡ):古邑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桑干:水名,源出河北桑乾山,东流经山西入海。却望:回望。 【赏析】此诗是作者旅居他乡怀念故乡之作。首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写自己身在外地已经深秋时节了;次句“归心日夜忆咸阳”,说归乡之心时刻萦绕着自己。第三句“无端又渡桑干水
注释:面对问题,当面解决问题,快速解决问题。 开眼放痴顽,鞭逼人上壁。 译文:面对问题,当面解决问题,快速解决问题。打开眼睛让那些愚蠢固执的人醒悟,用严厉的手段迫使他们改变行为。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问题时,要敢于直面,敢于解决问题的态度。同时也强调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要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注释】: 金盘:古代的一种银制器皿。辘辘(lù):象声词,形容轮子转动的声音。圆明:指月亮。湛:湛然,清澈明亮的样子。 赏析: 此诗以“颂古”为题,是咏月的一首七言诗。诗中描写的是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在天空中慢慢升高,最后消失在天边的全过程。诗中用“停待良久间”来表现月亮缓缓移动的情景,用“圆明湛如露”来赞美月亮的美丽。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清新自然,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皎洁的月光之下
【注释】颂:赞美。 三蛇:指三个恶人。九鼠:指九个坏人。干木:春秋时晋国贤大夫,曾为赵盾驾车。他见晋灵公骄奢淫乱,就弃官不仕。逢场作戏:在演戏的时候,演员们按照剧情的需要,临时编造一些台词和动作。比喻事情到了紧要关头,才应付一下。 【赏析】《颂古二十一首》为宋代释道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是颂扬古代贤人君子的行为。诗人用“三蛇九鼠”来比喻当时的小人得志,而用“干木随身”来比喻贤人君子的高尚情操
【注释】:颂古二十二首 其四 颂,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歌颂。 弥满清净,终不容他——弥满:充满。清净:清静。最终不会容纳别的事物。 山河大地,万象森罗——山河:指国土。大地:指宇宙。万象森罗:形容事物繁多、复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颂古》组诗中的第四首。这首诗以“颂”为题,实际上却是一首咏物诗。《文苑英华》中说:“白乐天《颂古·其四》,盖自咏也。或云咏道经。今考诸佛家经论,皆无颂道经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