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世
【注释】投僧犹,指在寺庙中做和尚。依俗,指在家为平民百姓。祇,只、仅;自成迂懒:形容自己很懒惰。悠悠,悠闲、闲散。 【赏析】此诗写一位隐居山林的隐士的生活。开头三句是说他尽管做了和尚(僧人),但仍然有头发,不像出家人的样子,所以还称他为“投僧”。后三句说他还过着像平民一样的生活,不拘小节,懒散地打发着日子。最后两句写他对这种生活的态度,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过着这样闲散的生活,但并不感到厌倦
【注释】 𥓂砢:露珠,水滴。 虚:空阔。 真山:指天然生成的山。 造物:造物主,天帝。 无意:无心。 钟:聚集。 腐朽馀:腐朽之后剩下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抒发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全诗以“沉香山”和“松林山”为描写对象,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类型山峰的对比,表达了对造物主的不满和批评。 首句“𥓂砢露虚空,真山也不如”,意思是说,水珠露滴在虚空中闪烁
【注释】 春水:指春天的江水。油:形容词,形容水色深绿。泛月游:乘船游玩在江上。女郎:美女。并:一起。著:穿着。木兰舟:用木兰树叶编成的船。 【赏析】 这首诗是写春日泛舟珠江,游赏美景。 “春水碧如油”,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天画面;“珠江泛月游”,点出了诗题中的“壮游”,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女郎不相识”,表现了与美人邂逅的惊喜;“并著木兰舟”,又显示了美人的娇丽可爱。 这首诗以“春水”为起兴之笔
【注释】 1. 和寄虎儿:诗人在海南与友人相聚,作诗相赠。虎儿,是朋友的字,这里用作对人尊称。 2. 槟榔花兼实:槟榔树的花和果实。槟榔树是海南特产。 3. 蒟酱叶连根:蒟酱(即草果)的叶子和根部。蒟酱是海南特产,味辣,可入药,亦可作调料食用。 4. 何须啖丹荔:丹荔即荔枝,广东产的水果,味美可口。诗人认为吃本地的槟榔、蒟酱,比吃外来的荔枝要好。 5. 始羡海南村:开始羡慕起海南的小村庄了。
皂幕碧云幢,遮断蓬莱馆。 皂幕是山中之云雾,碧云是天空之色;幢是古代的一种仪仗。这里指山中云雾缭绕,如绿云般遮住了山下的蓬莱仙境。 岚气冥蒙入,不知山近远。 冥蒙是指朦胧模糊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山上的雾气浓重而看不清远处的景象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将花魂、鬼蝶等自然现象与人类的情感相联系,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花魂偏作妖,鬼血藏金碧”这两句诗中,诗人以花魂和鬼血为意象,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美丽的画面。在这里,花魂指的是花朵的灵魂,它是自然界中最美的存在之一;而鬼血则象征着死亡和腐化,是自然界中最邪恶的力量之一。诗人通过对这两种力量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生死轮回的感慨。 “腐草亦成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诗。此诗描写一位隐士的生活,表现了这位道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趣。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丽。 “圭峰道人黄玄峰,一瓢聊寄此山中。” 这是诗的开头两句,点明诗题。圭峰道人,即黄玄峰。他隐居在圭峰,自号圭峰道人,是唐代著名的隐士。他生活清贫,却十分满足。这里用一个“聊”字,表现出他对物质生活并不追求,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才是他所要的。他喜欢喝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注释】 灵隐上人:即灵隐寺的和尚,在杭州。 秋叶与秋云:指秋天的景色。 的的当阶坠:落叶像雨点似的从台阶上纷纷落下。 家僮误扫叶:仆人不小心把落叶扫落了。 惊散秋云去:秋云因落叶被惊动,飘然而散去。 赏析: 《书灵隐上人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灵隐寺的秋色图。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落叶比作雨点,将秋云比作惊散的游子,将落叶比作惊落的客人,生动地刻画了秋景的优美
绝壑崚嶒宝刹开,中峰明灭彩云堆。 玲玲玉韵半空起,白日阴晴风雨来。 注释: 绝壑:指深谷。崚嶒:高低不平貌。宝刹:佛塔。 中峰:指山峰中央部位。明灭:忽明忽暗。彩云:指云朵五彩斑斓。 玲玲玉韵:形容清脆悦耳的声音。半空:指天空中。白日:白天。阴晴:天气变化。风雨:风雨来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首句“绝壑崚嶒宝刹开”,诗人以“绝壑”和“峻嶒”来形容山谷的陡峭与高耸
【注释】 ⑴经:经过。秫坡:钓鱼台的别称。⑵泬漻(jué):形容湖面平静的样子。⑶厓:崖边的意思。⑷萧萧:风声。⑸涨:水上涨。⑹赏析:本词描写了一幅宁静的山野景象。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细雨微风”四句为过片。“钓台冷落”,是说钓鱼台已经荒废,没有人迹,无人问津,所以作者才来此凭吊。“无寻处”三字,既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又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