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世
【注释】 玉台曲:唐代教坊曲名。又名《金缕衣》。 缥缈孤台接大荒:缥缈,形容山高耸直插云天。缥缈,形容山高耸直插云天。孤台,意指高山上的观景台或亭台楼阁之类。接,连接,引申为覆盖、笼罩。大荒,指广阔的原野或荒野。 金光瑶草半苍茫:金光瑶草,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草本植物,因其茎干呈金黄色而得名。瑶草,指珍贵而美丽的花草。半苍茫,形容山间云雾朦胧,一片苍茫。 石岩深锁诸天寂:石岩,即石头的山崖。深锁
【注释】 明妃:汉代王昭君,因被匈奴呼为“明妃”。怨:怨恨。 绣锦:《汉书·昭君传》:“明妃留异域,一去垂二十载。……蓬发挛结,胡人怨之。”又《后汉书·冯衍传》载:“昭君拂云和,明姬薄月朔。”此以“明妃”喻王昭君,言其被弃。箧(qiè):小箱子。尘:积尘。 画图真:指画中的美人。 君王不用频相忆:君王不用时常想念。频:常、屡次。 祇(zhǐ)看:只看着,只看见。深宫洒泪人:皇宫里的美女们
黄道姑墓 雨暗残茔寂寂孤,断碑遗字半虚无。 英魂不化山头石,怕有人传是望夫。 注释:在阴雨中显得萧条荒凉的墓地寂静无声。断残的墓碑上只留下些许零散的文字。黄道姑的魂魄化作了山中的石头,害怕有人传说她是因为思念丈夫而化为望夫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黄道姑墓的荒凉景象,以及人们对其传说的猜测和疑惑。诗人通过描绘墓地的阴暗、断碑的零散和黄道姑的传说,表达了对逝者无尽的思念之情。同时
去国离乡梦已残,“明妃怨,其一”;穹庐冰雪知多少,不似长门宫里寒。 诗句释义如下: - “明妃怨,其一”:表达了王昭君离开故土后的孤独与凄凉,以及她对国家和家乡的深切思念。 - “穹庐冰雪知多少,不似长门宫里寒。”:比喻长门宫的冷清与寂寞,暗喻昭君被匈奴单于冷落的情形
【注释】 长堤:长河之堤,这里比喻离别之地。 柳如丝:柳条细长柔美。 折尽:折断。 那个:哪一个。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诗。全诗以“柳”为线索,描写了离别时的情景。首句是说柳树长在河畔,人们经常去长堤上玩,所以柳树也常常与别离联系在一起。第二句是说,堤上有许多人,但他们都因为要分别而去而感到痛苦。第三句是说,千万条柳枝都折断了,但仍有一个人不流泪,这大概是诗人自况吧! 这首诗语言质朴
【注释】 残月:指月亮残缺,天色将尽。胧胧:模糊貌。未央:未尽、未终。西风:秋风。成行:指雁群飞成行列。红颜:女子的美貌。苦:辛酸。离别:分别。一夜:一宵。相思:想念之愁。鬓:两鬓的头发,泛指头发。霜:因思念而白。 【译文】 夜色朦胧,月色已近天半,秋风吹动着大雁,却让它们无法排列成队。离别的痛苦使女子最感伤心,一宿的相思使她满头生白发。 【赏析】 《闺怨其二》写闺中女子的悲苦情怀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忆同追逐少年场 - 关键词:追逐、少年场 - 注释:回忆过去和同伴们一同在年轻时代参与的竞技或活动。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怀念与朋友们共度青春时光的情感,可能涉及了某种游戏或比赛,强调了共同经历的重要性和美好回忆。 2. 龙剑貂裘拥骕骦 - 关键词:龙剑、貂裘、骕骦 - 注释:描述自己穿着华丽的服饰,带着龙形宝剑和貂皮大衣,骑着健壮的骕骦。 - 赏析
【注释】 玉楼:指华丽的楼房。深夜:夜深,天色已晚。 静里遥添一片愁:静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份思念之情。 却下珠帘频怅望:却把珍珠帘子放下,频频地盼望着什么。 碧梧:一种树名,即青桐。枝上月如钩:月亮已经挂在树枝上了。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闺中女子的怨情。首句以“冷飕飕”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了女子孤独的心情;第二句写她寂寞中的遐想;后两句写她为所思所爱而牵肠挂肚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自然
【注释】 1. 结发论交:指男女从小一起长大,结为婚姻。2. 斗鸡走狗:意谓好斗好斗的鸡和喜欢斗的狗。 3. 何来白面轻投笔:何来?何曾;白面,指年轻的读书人;轻,轻易;投笔,放下笔。4. 笑向黄榆自请缨:笑向,对着。黄榆,即黄金榆树,这里借指高官厚禄。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友诗。诗人与吴良卿将军结为兄弟,两人情同手足。十年间,吴良卿从一名小吏,一直升到将军之职。如今将军又欲请缨
注释:出身元是羽林郎,手挽雕弓二石强。 我本是皇帝的亲信卫士,手拿长弓拉满,箭矢能射穿二石之重的物体。 夜行魍魉应知避,生缚熊罴不可当。 在夜晚行走时,那些鬼怪妖精都会躲避,即使是生擒熊罴等猛兽,也休想逃脱我的铁拳。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赞扬将军吴良卿英勇善战的赞歌。诗中用“出身元是羽林郎”来赞美他的出生背景,即他是皇帝的亲信卫士,武艺高强。接着以“手挽雕弓二石强”形象地描绘了他挽弓射箭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