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元标
注释: 咬得菜根,进退惟轻。 咬着菜根,生活简朴,进退自如。 舍我斯退,用我斯行。 放弃自我,退居二线,发挥我的长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诗。全诗以菜为喻,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首句“客有惠予菜图者”中的“惠予”表示给予的意思,“菜图”则是指蔬菜的形状或者结构。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人送给我一张蔬菜形状的画。
子启旧育于南林为之赋有凤 这首诗的翻译是: 子启在南林养育我,为我写了这首《有凤》。 有凤有凤,栖彼枳林。 谁之怀矣,遗我好音。 有凤有凤,德音不己。 言顾旧庐,载翔载止。 注释: 子启:人名,可能是作者的侄子。南林:树木丛生的地方,这里代指子启居住的地方。 为:给……做。赋:诗。有凤:有凤凰。 栖彼枳林:栖息在枳树丛中。枳(zhǐ):一种落叶灌木。 谁之怀矣:是谁在思念我呢?怀,动词,想念
【注释】惠:给……恩惠;书俚言自勖:用俗语勉励自己。 【赏析】“咬得菜根,与世无争”是这首诗的首句,作者借菜根比喻人的修养。“所至虚舟,坦坦平平”两句则说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即不慕名利,不攀高枝。 这首诗是作者在受到他人恩惠后所作的诗作,诗人以菜根喻人,表明自己要清心寡欲,淡泊处世的态度。同时,诗人又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与追求,即不慕名利,不攀高枝
注释: 咬菜根,可以躬耕。 无忝庭训,贻亲令名。 译文: 咬下菜根,就能亲自耕作。 不辱没父亲的教诲,给亲人留下好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励志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菜根的珍惜和珍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尊重。同时,也提醒了人们要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要辜负父辈的期望。这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注释: 咬断菜根,才能顺利处理事情。 虽然味道淡薄,但其中却有精华。 译文: 咬断菜根,才能顺利处理事情。 虽然味道淡薄,但其中却有精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咬得菜根,顺事无情",意味着只有通过艰苦的努力和坚持,才能顺利地处理事情。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味虽澹薄,其中有精",这句话则是说
注释: 咬着菜根,表示不贪吃、不求安逸。万善皆诚,即万事万物都应诚心对待。塞于天地,意指心志清白如天地般广阔无垠,不受世俗污染。 赏析: 本诗以“咬得菜根”为题,寓意深远。首先,它表达了诗人对于艰苦朴素生活态度的赞美。其次,它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最后,它还揭示了人的心灵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关系。整首诗既富有哲理性又充满了诗意,值得读者深思品味
注释: 咬着草根,义利分明。 为世人所称颂,为国家带来吉祥。 译文: 咬着草根,义利分明。 为世人所称颂,为国家带来吉祥。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咬得菜根”这一行为的赞美和推崇。诗中提到的“咬得菜根”,是指那些在逆境中仍然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人们,他们通过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取得成功,成为世人称颂的对象。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义利观念的理解,即坚持正义与利益并存的重要性
注释: 咬着菜根,过着清贫的生活。何必追求奢华,穿布衣也能感到光荣。 译文: 咬着菜根,高卧柴荆。 何需羡慕富贵,布衣也有荣光。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天祥所作《勉学对》。诗中通过“惠予菜图者”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像自己一样,咬住菜根,过清贫的生活。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只羡慕富足的人,即使身穿着布衣,也能够感到光荣和自豪。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
【注释】 1. 仰盼:抬头仰望。天中月,即“中天月”,指月亮。流光:月光如水流淌。庭户:院内门户。 2. 新:刚出现。何分:怎能区分。 3. 新者欢不足:新来的客人高兴得不能自持。 4. 故者有馀慕:旧来的客人因久别重逢而恋恋不舍。 5. 荆布:荆布是古代一种粗丝织品,这里指荆布制成的布被。 6. 谁:疑问代词。念:思念。此句意思是说,谁还会去思念这些荆布呢? 【赏析】
【注释】 聚众,指聚集众人谈论。谭,议论。即有,有就有。退后,退居以后。说无,说没有。动分有无二见,动静之间分不出有无两种见解。斯人,此人,这里指自己。堕迷涂,陷于迷惑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谈空”来比喻自己的言论,用“聚众”与“退后者”的对比手法表现自己的言行,并以此自省和批评他人。此诗一反常理,别开生面,是其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 前两句是说自己言论的得失:只要聚众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