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盼天中月,流光入庭户。
明月本无情,何分新与故。
新者欢不足,故者有馀慕。
笙歌乱四邻,孰念此荆布。
【注释】
- 仰盼:抬头仰望。天中月,即“中天月”,指月亮。流光:月光如水流淌。庭户:院内门户。
- 新:刚出现。何分:怎能区分。
- 新者欢不足:新来的客人高兴得不能自持。
- 故者有馀慕:旧来的客人因久别重逢而恋恋不舍。
- 荆布:荆布是古代一种粗丝织品,这里指荆布制成的布被。
- 谁:疑问代词。念:思念。此句意思是说,谁还会去思念这些荆布呢?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个妇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明月为线索,通过写新来客人和旧时客人的不同感受,表达了妇人对丈夫深深的眷恋之情。
开头两句写她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月亮,只见月光如水般洒满院落门庭。接着,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把月光比作无情的流水,将庭院内的客人一一映入眼帘。然而,明月本无心,为何能分辨出新人与旧客的不同?这一句既揭示了诗人的用意,又为下文铺垫了情感基调。
诗人笔锋一转,从自然景观转向人物心理活动。新到的客人欢声笑语,似乎忘记了一切烦恼;而旧时的客人则因为久别重逢而倍感留恋,心中充满了对往日时光的回忆和思念。这两句通过对新、故客人的不同感受的描绘,展现了妇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指出那些曾经陪伴过丈夫的人,如今都已离他而去,而自己却依然坚守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地思念着他。这一结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明月意象,更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而又真挚感人。它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成功地传达出了妇人对丈夫的深深眷恋之情,让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