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元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玄潭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扁舟古渡正清秋,宝阁凌空翠欲流。 【注释】:扁舟,即小舟;古代渡口多用扁舟作为交通工具。清秋,秋天的清爽天气。宝阁,指高耸的阁楼。凌空,形容阁极高。翠欲流,意思是绿色在流动,形容树木茂盛。 【译文】:秋天的小舟停泊在渡口,高高的阁楼直插云天,四周绿意盎然。 2. 骑鹤仙人诗可在,焚鱼学士榻空留。 【注释】
奉简朱侍御座师 其一 天王简命重南巡,绣斧遥临法象新。 荒郡何缘重拜睹,菲才有赖再陶甄。 一封慷慨忧民计,十载间关报主身。 章贡水澌流欲尽,共言骢马早行春。 注释: 奉简朱侍御座师 其一:接受朱侍御的书信,是一首诗。 天王简命重南巡,绣斧遥临法象新。 天王:指唐睿宗李旦。李旦于公元710年即位后,以皇太子身份监国,改元“天复”。公元712年李旦禅位,是为唐玄宗,史称唐隆宗。唐隆宗在位期间
玄潭次罗文恭韵 玄都风境尚依然,陈迹回看已十年。 渔唱浅深来渡口,桃花烂漫放溪边。 鱼龙隐见澄潭窟,松柏高参古殿前。 胜地清光容易得,同游切莫负良缘。 注释: 玄潭次罗文恭韵:在玄潭这个地方,跟随罗文恭的韵律。 玄都风境:玄都风境,指玄都风韵,一种风韵之美。 尚依然:仍然,依旧。 陈迹:过去的痕迹。 回看:回头看。 已:已经。 浅深:深浅,这里指声音的大小。 来渡口:来到渡口。 桃花烂漫
【注释】禾川:《诗经》中的《大雅·荡》中有“禾役既同,室家相庆”的诗句。把袂:拱手作别。二年期:两年之约。乡报长闻歌白眉:家乡传来了白发老人唱的歌谣。缊被几悲同睡处:用毛织的被子,在寒冷时是冷的,暖和的时候也是冷的,比喻兄弟之间不能共枕眠,有兄弟分飞之感。残经却记旧题时:残存的经卷中还记载着过去的事情。 明道识仁: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求,故也。”意思是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
诗句: 水漫平田绿树滋,野塘孤浦敞遗祠。 春融砌草年年长,云拥图书片片垂。 未拜匡庐犹仰止,坐听彭渚亦流澌。 乾坤负荷者谁子,独立庭阶有所思。 注释: - 谒周元公祠:参观周敦颐的祠堂 - 水漫平田绿树滋:水面淹没了平坦的田野,绿色的树木茂盛生长 - 野塘孤浦敞遗祠:荒野中的小池塘敞开着周敦颐(元公)的祠堂 - 春融砌草年年长:春天融化的泥土使草木长得更加茂盛 - 云拥图书片片垂
奉简朱侍御座师 其二 圣主恩深贾谊才,风流又上豫章台。 峨冠掩映云霄迥,彩笔凭陵日月开。 铃响堂空疑乍至,鸟栖鹤唳喜重来。 人传郡阁梅花瘦,夜夜精光烛斗台。 注释: 奉简朱侍御座师 其二:奉送朱侍御的诗,是第二首。 圣主恩深:皇帝的恩德深厚。 贾谊才:指贾谊的才华横溢。 风流:这里指才华出众。 又上豫章台:再次登上豫章台。豫章台是古代帝王举行宴会的地方。 峨冠:高大的帽子。 掩映:遮蔽、映照。
王塘南少卿会讲龙华,记得髫年此旧游,重来说法使人愁。 天留故老传宗教,人向空门悟实修。 野鸟有情凭槛语,碧云无恙傍檐流。 诸君不用多惆怅,试看青山自点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古诗。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下面是对每句的逐字释义: 1. 「王塘南少卿会讲龙华」 - 此句描述了王塘南少卿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即龙华寺进行讲道的活动。 2. 「记得髫年此旧游」 -
玄潭观次曾司空韵是日祀二刘文学 俎豆堂开系所思,丹枫露冷正秋时。 昔年立雪人如在,此日吟风客自知。 渺渺长川迷古渡,悠悠世路共心期。 庭阶不尽迟回意,千载真传为语谁。 注释:在玄潭观的祭祀仪式中,我再次聆听着曾司空的诗句,这是一次对两位文学家二刘(指作者自己与二刘)的纪念活动。祭祀的准备工作在俎豆堂展开,这象征着对先贤们的思念和怀念,同时也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丹枫露冷正秋时。
诗句原文: 倦鸟投林意已闲,何期招我入云山。 新硎自愧无全技,寸管敢云窥一斑。 风送泉声侵佛幌,日将树色拥禅关。 咏归尽有沂雩意,春在岩前指顾间。 译文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太云寺的聚会情景。诗人以鸟儿归巢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描绘寺庙中的景色和活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形象
同仁书院柬诸同盟 同仁书院坐落在山的弯曲处,有客人翩翩而来。 我家乡的衣冠原来并不惭愧,这个乡里的文物更多才。 虚窗尽袅桐云色,曲槛斜通玉涧回。 最是传心难寄语,春风习习到江梅。 注释: 1. 同仁:此处指同德会,即同心协力、共同为善的组织。丽馆:美丽的书馆。枕山隈:傍依着山崖。有客:有客人来了。 2. 我里:我的家乡。衣冠:衣帽,这里指士人。原:原本。不忝(qiǎn):不惭愧。 3. 此乡